由于水溶肥料的價位較高,因此并未被大面積普及,一般消費區(qū)域主要集中在大棚蔬菜生產(chǎn)基地、果樹生產(chǎn)基地以及一些花卉等種植區(qū),比如我國的遼寧、河北、山東、新疆、四川、廣西、云南和海南等地區(qū)是水溶肥料的重點消費區(qū)域。由于蔬菜生長周期短,經(jīng)濟效益高,消費者對蔬菜的質(zhì)量要求高,進而菜農(nóng)對肥料的要求也較高,水溶肥料則成了菜農(nóng)們的肥料,種植出來的蔬菜能賣出好價錢,帶來高利潤,所以蔬菜成為水溶性肥料的消費主體。對于大田作物,由于其成本較高,所以百姓一般不愿意投入,還是只接受傳統(tǒng)的肥料。

生產(chǎn)中茄子的品種一般分為圓茄、長茄和矮茄,生產(chǎn)中宜選擇耐低溫、耐弱光和抗病性強的早熟品種,如京茄一號、碩源黑寶、京茄六號、天津快圓茄等茄子品種。通常栽培畦寬1.4米,每畦定植兩行。栽培畦多采用大小溝畦形式,即先培植一個高15厘米、寬60厘米左右的壟畦,然后再將壟畦的中間開挖一條深7-8厘米、寬25-30厘米的小溝,使之形成大小壟。在兩小壟及小溝進行地膜覆蓋,株行距為45厘米X140厘米,定植密度一般春茬/秋茬茄子為2000-2500株/畝,長茬為2500-3000株/畝。傳統(tǒng)栽培多采用大水漫灌施肥等施肥方式,而近年來隨著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推廣,多采用膜下滴灌等節(jié)水灌溉施肥技術。

養(yǎng)分需求數(shù)量:N:25?37千克/畝、P2O5:12?18千克/畝、K2O:35-53千克/畝。
基肥施用管理:3000?4000千克/畝糞肥或堆肥,100千克/畝的生物有機肥。
追肥施用管理:氮素供應目標值為50?70千克/畝,氮素養(yǎng)分追肥推薦總量為28?33千克/畝。一般按照氮素分配比例為苗期4%、開花坐瓜期15%、結瓜初期25%、結瓜盛 期45%、結瓜末期11%進行分期調(diào)控。
葉面肥施肥管理:花朵形成開始以噴施葉面肥方式補充鈣肥,每次間隔15天,噴施3?4次;在花蕾期、花期和幼瓜期葉面噴施硼肥2?3次;在開花期到瓜實膨大前葉面噴施鎂肥 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