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水下灌注混凝土時,常用垂直導管水下澆筑法施工。方法是利用導管輸送混凝土使之與水隔離,依靠管中混凝土的自重,壓管口周圍的混凝土在已經(jīng)澆筑的的混凝土內部流動、擴散,以完成混凝土的澆筑工作。
工作程序:導管的安放(下部距離底面約10cm)——在料斗及導管內灌入足量的混凝土——剪斷球塞吊繩(混凝土沖向基底向四周擴散,并包住管口,形成混凝土堆)——在料斗內持續(xù)灌入混凝土、管外的混凝土不斷地被管內的混凝土擠壓頂升——邊灌入混凝土、邊逐漸提升導管(保證導管下端始終買入混凝土內)——直至混凝土澆筑高程高于設計標高——清除強度較低的表面混凝土至設計標高。
預防措施1)導管使用前要導管進行檢漏抗拉力試驗防導管滲漏每節(jié)導管組裝編號導管安裝完畢要建立復核檢驗制度導管直徑應根據(jù)樁徑石料粒徑確定盡量采用直徑導管2)導管其底口距孔底距離于40-1250px同要能保證首批砼灌注能埋住導管至少1m隨灌注程導管埋置深度般控制2-4m范圍內3)砼坍落度要控制18-550px、要求易性若灌注間較砼加入緩凝劑防止先期灌注砼初凝堵塞導管4)鋼筋籠制作般要采用焊保證焊口平順采用搭接焊要保證焊縫要鋼筋內形錯臺防鋼筋籠卡住導管
牽動導管的作用有兩點:
1、有利于后續(xù)砼的順利下落,否則砼在導管中存留時間稍長,其流動性能變差,與導管間摩擦阻力隨之增強,造成水泥漿緩緩流墜,而骨料都滯留在導管中,使砼與管壁摩擦阻力增強,灌注砼下落困難,導致斷樁。同時,由于粗骨料間有大量空隙,后續(xù)砼加入后形成的高壓氣囊,會擠破管節(jié)間的密封膠墊而導致漏水,有時還會形成蜂窩狀砼,嚴重影響成樁質量。
2、牽動導管增強砼向四周邊擴散,加強樁身與周邊地層的有效結合,增大樁體摩擦力,同時加大砼與鋼筋籠的結合力,從而提高樁基承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