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怎樣區(qū)分交換機和集線器
集線器上的所有端口爭用一個共享信道的帶寬,因此隨著網絡節(jié)點數量的增加,數據傳輸量的增大,每節(jié)點的可用帶寬將隨之減少。集線器采用廣播的形式傳輸數據,即向所有端口傳送數據。交換機上的所有端口均有獨享的信道帶寬,以保證每個端口上數據的快速有效傳輸。交換機為用戶提供的是獨占的、點對點的連接,數據包只被發(fā)送到目的端口,而不會向所有端口發(fā)送。
集線器是一種共享設備,本身不能識別目的地址,當同一網內的a主機向b主機發(fā)送數據時,數據包在以hub為架構的網絡上以廣播方式傳輸,由每一臺終端通過驗證數據包頭的地址信息來確定是否接收,同一時刻網絡上只能傳輸一組數據幀的通訊。此方式共享帶寬。交換機基于mac地址識別,能完成封裝轉發(fā)數據功能的設備。交換機可以學習mac地址,放在內部地址表中,通過在數據幀的始發(fā)者和接收者之間建立臨時的交換路徑,使數據從源地址到達目的地址。
交換機的故障分析--電源故障
由于外部供電不穩(wěn)定,或者電源線路老化、靜電或者雷擊等原因導致電源損壞或者風扇停止,從而不能正常工作。由于電源緣故而導致機內其他部件損壞的事情也經常發(fā)生。
針對這類故障,首先應該做好外部電源的供應工作,通過引入獨立的電力線來提供獨立的電源,并添加穩(wěn)壓器來避免瞬間高壓或低壓現象。一般來說,有兩路電供電,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可能為每臺交換機提供雙路供電,可以添加UPS(不間斷電源)來保證交換機的正常供電,使用提供穩(wěn)壓功能的UPS。另外還要在機房內設置專業(yè)的避雷措施,來避免雷電對交換機的傷害。
交換機剛加電時網絡無法通信解決方式
交換機剛剛開啟的時候無法連接至其他網絡,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可以。另外,需要使用一段時間之后,訪問其他計算機的速度才快,如果有一段時間不使用網絡,再訪問的時候速度又會慢下來。
由于這臺交換機是一臺可網管交換機,為了避免網絡中存在拓撲環(huán),從而導致網絡癱瘓,可網管交換機在默認情況下都啟用生成樹協(xié)議。這樣即使網絡中存在環(huán)路,也會只保留一條路徑,而自動切斷其他鏈路。所以,當交換機在加電啟動的時候,各端口需要依次進入、學習和轉發(fā)狀態(tài),這個過程大約需要3~5分鐘時間。
如果需要迅速啟動交換機,可以在直接連接到計算機的端口上啟動“PortFast”,使得該端口立即并且轉換至轉發(fā)狀態(tài),這樣設備可以立即連接到網絡,避免端口由和學習狀態(tài)向轉發(fā)狀態(tài)過渡而必須的等待時間。
如果需要在交換機加電之后迅速實現數據轉發(fā),可以禁用擴展樹協(xié)議,或者將端口設置為PortFast模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兩種方法雖然省略了端口檢測過程,但是一旦網絡設備之間產生拓撲環(huán),將導致網絡通信癱瘓。
交換機只能使用4口解決方案
辦公室中有4臺計算機,但是只有一個信息插座,于是配置了一臺5口(其中一口為Uplink端)交換機。原以為4臺計算機剛好與4個接口連接,1個Uplink端口用于連接到局域網,但是接入到網絡之后,與Uplink端口相鄰的1號口無法正常使用。
Uplink端口不能被看作是一個單獨的端口,這是因為它與相鄰端口其實就是一個端口,只是適用的連接對象不同而已。借助Uplink端口,集線設備可以使用直通線連接至另外一個集線設備的普通端口,這樣就不必使用交叉線。
交換機和集線器的芯片通常為×4,所以集線設備端口大多為4口、8口、16口、24口等,如果制作成5口,就會浪費3個模塊,從而增加成本。
將4換機更換為8換機,即可解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