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壓電效應
某些單晶材料的結構具有非對稱特性,當這些材料受到外加應力作用而產生應變時,其內部晶格結構的變化(形變)會破壞原來宏觀表現(xiàn)為電中性的狀態(tài),產生極化電場(電極化),所產生的電場(電極化強度)與應變的大小成正比。這種現(xiàn)象稱為正壓電效應,它是由居里兄弟于1880年發(fā)現(xiàn)的。隨后,在1881年又進一步發(fā)現(xiàn)這類單晶材料還具有逆壓電效應,即具有正壓電效應的材料在受到外加電場作用時,會有應力和應變產生,其應變與外電場的大小成正比。
壓電效應是晶體結構的一個特性,它與晶體結構的非對稱性有關,而壓電效應的大小及性質則與施加的應力或電場對晶體結晶軸的相對方向有關。
具有壓電效應的單晶材料種類很多,最常用的如天然石英(SiO2)晶體,以及人工單晶材料如硫酸鋰(Li2SO4)、鈮酸鋰(LiNbO3)等等。
電致伸縮效應
某些多晶材料中存在有自發(fā)形成的分子集團,即所謂“電疇”,它具有一定的極化,并且沿極化方向的長度往往與其他方向的長度不同。當有外加電場作用時,電疇會發(fā)生轉動,使其極化方向與外加電場方向趨于一致,從而使該材料沿外加電場方向的長度將發(fā)生變化,表現(xiàn)為彈性應變。這種現(xiàn)象稱為電致伸縮效應。
電致伸縮效應也有逆效應,即具有電致伸縮效應的多晶材料在經受外加應力產生應變時,其總的極化強度將會發(fā)生變化,即表現(xiàn)為電極化(產生電場)。
因此,電致伸縮效應可以說與電極化現(xiàn)象有關(自極化)。
超聲波發(fā)生器來產生一個特定頻率的信號,這 超聲波發(fā)生器(3張)個信號可以是正弦信號,也可以是脈沖信號,這個特定頻率是換能器工作的頻率。超聲波設備一般使用的超聲波頻率為20KHz、25KHz、28KHz、33KHz、40KHz、60KHz、80KHz、100KHz或以上尚未大量使用。
超聲波發(fā)生器來產生一個特定頻率的信號,這 超聲波發(fā)生器(3張)個信號可以是正弦信號,也可以是脈沖信號,這個特定頻率是換能器工作的頻率。超聲波設備一般使用的超聲波頻率為20KHz、25KHz、28KHz、33KHz、40KHz、60KHz、80KHz、100KHz或以上尚未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