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其大特點是夏末麥黃季節(jié)植物逐漸死,同時形成冬芽,冬季發(fā)芽生長,春季即形成草叢群落,與水域中其他水草大多數(shù)在夏季形成群落構成互補作用,有利于春季蝦生長蛻殼、隱蔽,提高成活率。夏季形成的冬芽易采集,可作草種,經(jīng)加工處理后可保存,冬季用泥土拌和施灑入水中即可,春季即可形成理想的水草叢。依靠芽苞(種子)繁殖,每畝8-10斤,9月初可以播種,晚播種可以推遲到來年1月。出苗后分枝快,莖稈豎向生長,大量生長時水面看似封塘,但水底下空隙較多,便于龍蝦的穿行、覓食,適口性較好。6月結籽后腐爛,芽苞沉入水底,當年9月再萌發(fā),對水質破壞性沒有伊樂藻那么大。 次數(shù)用完API KEY 超過次數(shù)限制
(1)矮生苦草的季節(jié)性
矮生苦草所謂的四季常綠只不過相對而言,當其他條件一致時,若水溫小于10℃,生長緩慢,生物量、葉片數(shù)、分蘗數(shù)、根長相應減少,水溫小于4℃,基本停止生長。在溫和的南方地區(qū),靜止湖面冬天不結冰或冰層薄的條件下,矮生苦草葉片能完整過冬,以長江為界,越往北冬天冰層越厚冰期越長,葉尖開始凍爛直至整株葉片剩下地下部分,當然這也還僅是相對而言,如果水深(比如水深超過1.5m,苦草高度長到50-60cm),水底溫度接近4℃,苦草依然可以保持更長的綠葉。例如在上海地區(qū)冬天(1-2月份),葉尖腐爛3-5cm,到了北京地區(qū),葉片可能就完全腐爛,當然也要看水深,水體是否流動也會保持綠葉,視情況而定而已。
蝦蟹養(yǎng)殖中的11月是除青苔栽水草的重要季節(jié),伊樂藻、菹草、苦草等都是大家常用的,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改良的四季苦草。
養(yǎng)過蝦蟹的朋友都知道傳統(tǒng)養(yǎng)殖其本都是冬天伊樂藻,夏天放水換種輪葉黑藻,溫度適合時長的非???,幾天不見,莖蔓交錯易封塘,不撈,蝦不進籠,打頭撈草疏行距又非常費人工。
經(jīng)過改良四季苦草具有幾大優(yōu)勢:
1、不出水面,不封氧,不影響藻類接收陽光,好給食。
2、無需割草,大大減輕勞動強度,縮減人工成本。
3、強大粗壯的根系不易漂浮。
4、耐熱抗寒,四季常青,零下10度凍不死。
5、吸氮磷,凈水質,可以有效減少改底的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