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孩子6個月后都會開始添加輔食,吃輔食就是鍛煉孩子們的咀嚼能力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孩子6個月之后都會開始添加輔食,吃輔食就是鍛煉孩子們的咀嚼能力和動手能力,有的家長害怕孩子沒有牙齒咀嚼,每次給孩子吃的東西都特別的精細,甚至什么輔食都像在吃米粉一樣,直接吞下去。這種情況下,孩子們咀嚼的能力不夠,直接影響到孩子口腔的發(fā)育,口腔內(nèi)部的肌肉得不到鍛煉,說話也會比較晚。有的孩子是開口說話了,但是說的并不是很清楚,家長聽起來就會覺得很別扭,總要糾正孩子的發(fā)音,如果態(tài)度比較嚴厲,要求比較嚴格,孩子每說一句話都要指出不對,這樣孩子就不想開口,說話會更加不清楚。
孩子開口說話沒有,父母應該多跟孩子交流
孩子們的語言環(huán)境就來自于家庭,所以不管孩子開口說話沒有,父母都應該多跟孩子交流,主動跟孩子說話,其實,這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父母經(jīng)常交流溝通,孩子也會模仿著學說話,時間長了,孩子自然而然就愿意說話了。有時候空洞的語言是吸引不了孩子注意力的,父母可以找些圖片、卡片或者是實物,一邊教孩子認東西,一邊也可以教孩子讀這個物品,此時,孩子的注意力相對集中,不僅能學習生活常識,還能學說話,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兒童形容詞使用的順序,先選擇描述物體特征
根據(jù)兒童形容詞使用的順序,先選擇描述物體特征如顏色的形容詞,再進行描述味覺、觸覺、機體覺等形容詞,其次是空間維度的形容詞。訓練時將圖片顯示在兒童面前,可以同時選擇幾張圖片進行幾分之幾的選擇。例如:大/小的訓練,在兩張圖片上分別畫一個大圓圈和一個小圓圈,然后讓孩子分辨其大小,掌握大小的概念,其后再配以大小的事物進行訓練,反復強化。訓練形式以圖片為主,訓練圖片組合根據(jù)孩子的具體實際水平而選擇,先進行言語理解訓練,然后進行言語表達訓練。
給孩子示范嘴、咧嘴、鼓腮和嘴動作
給孩子示范噘嘴、咧嘴、鼓腮和咂嘴動作,讓孩子進行練習。先讓孩子先做伸舌、收舌練習,再逐步擴展為舔唇、繞唇、打響舌、頂兩腮,以此調(diào)動舌部肌肉運動,使舌部更加靈活。引導孩子做張口、閉口、左右移動、前后移動和上下扣齒練習,提高下頜在發(fā)音時的控制力。通過按、揉、搓、彈、捏等手法,如抹口輪、捏下顏、擦下巴、彈顴腮、揉面頰和輕拍面部,提高發(fā)音部位肌肉的運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