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蛋黃酥的歷史起源
13世紀,奧斯曼帝國繼承了阿拉伯世界的衣缽,并開始對世界的東歐、南歐進行,酥皮也被帶到了這些地方。豐富的鈣:鴨蛋在腌制成為咸蛋之后,其中所含有的蛋白質(zhì)含量會明顯的減少,由鮮蛋的每百克含14。意大利的羊角可頌、千層酥,法國的拿破侖酥、酥皮湯、酥盒,英國的派皮都是在那之后幾百年漸次形成。再之后,歐洲崛起,大航海的殖民浪潮來臨,酥皮被歐洲人帶到了全世界。美洲人在英式派皮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了代表美國精神的美國派,日本人在法式黃油杏仁酥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出了日式洋果子。
蛋黃酥怎么做好吃
:細砂糖28克豬油48克(我用的是玉米油)轉(zhuǎn)化糖漿8克(我用蜂蜜代替了)水56克低筋面粉150克(我用高筋面粉120克和30克的家樂玉米淀粉混合)。
將面粉倒入盆中,中間挖個坑,放入糖油轉(zhuǎn)化糖漿水,和面粉混合,用手壓的方式,先將面粉壓成團,然后手揉到面光滑不粘手,放入保鮮袋里面,松弛30分鐘。蛋黃酥可以說是我們?nèi)粘I钪袨槌R姷囊环N點心了,可以說每個人都吃過吧,然而對于減肥的人來說,蛋黃酥是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呢。油酥:低筋面粉150克(我用金像高筋粉120克加了30克的家樂玉米淀粉混合)豬油或酥油75克(我用的是液態(tài)玉米油)。油酥的做法就和差不多,也是將面粉倒入盆中,中間挖個坑,將油倒入中間,然后用手壓的方式操作。
分成每個重量18克油酥分成每個重量15克。1、將咸蛋黃放在烤盤中,撒少許鹽,放在烤盤上進爐烘烤(約5分鐘),取出后噴上少許米酒去腥,而后放置備用。豆沙分成25克每個蛋黃切成兩半。將豆沙壓扁,包入蛋黃備用。壓平,包入油酥,包好后,接口向下,用搟面杖搟包好的酥油團,長度在12CM左右,卷起。然后在搟長一次面團,再卷起,酥皮就完成要松弛15分鐘,才可以包餡。將完成的蛋黃酥酥皮搟成平,包入豆沙,收緊面皮,接口朝下,放在烤盤里面,用蛋液刷兩次,然后撒上黑芝麻即可。
蛋黃酥怎么制作
1、包酥皮的時候一定要包的均勻。
2、疊被子次數(shù)不要超過3次。
3、搟的時候不要來回反復(fù)搟。
4、破皮了也沒關(guān)系,照做即可。
5、面皮的適當?shù)酿h下,搟的時候和包的時候會更柔韌,更有延展性。
6、面皮不用時都要立即蓋起來,以免表面干掉。
一般為100%時,油酥比例經(jīng)常用66%、60%和50%,如果過多,則表皮較硬,酥松性差;如果油酥過多,容易破皮和露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