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錨桿的懸吊作用
錨桿與巖體粘結在一起,提高了巖體的整體性,改變了巷道表面巖體的受力狀態(tài),由二向受力狀態(tài)轉化為三向受力狀態(tài),提高了巖體的承載力。
對不穩(wěn)定巖層起著懸吊作用。由于預緊力的作用,形成壓縮巖粱,阻止了層狀巖體的離層作用,增大了巖層間的摩擦力,與錨桿本身的抗剪作用一起,阻止巖層間產(chǎn)生相對滑動,提高了巖層的承載能力。變“被動支護”為“主動支護”棚式支護,等待圍巖變形、破碎后支撐,承載。
錨桿支護利用錨固劑、桿體、托板及各種構件或噴層,給圍巖一定的支護強度,與圍巖共同組成支護體系,并且隨圍巖變形,支護力不斷增加。
一、按加固拱原理確認錨桿參數(shù)
二、按懸吊理論核算參數(shù)
三、錨桿的安置
1.巷頂錨桿安置:錨桿按梅花型排列;中心排錨桿安置在巷頂中心線上,兩頭錨桿距巷頂輪廓線200~300㎜,錨桿距離一般為0.5~1.2m;錨桿視點:中心排錨桿與水平面視點成90°夾角,兩頭錨桿與水平面成70°夾角。中心排錨桿距磧頭距不大于1.0m,兩頭錨桿距磧頭距不大于2.0m。
2.巷幫錨桿安置:錨桿按“丁”字型排列;錨桿距離一般不大于1.2m、
天平組件、砝碼、試樣和容器等的表面一直地停止著氣體的吸附和脫出,此中主要的是濕交換,哪怕相對濕度低也存在,這會影響測量值。濕度的影響和砝碼、錨桿托盤試樣、天平件材料的性質、表面狀態(tài)以及室內(nèi)的溫、濕度等要素有關。差別的錨桿托盤有差別的吸附才能,當相對濕度超越80%時,吸附量就急劇增加。據(jù)測定,一平方厘米砝碼表面能引起0.1微克的偏差。
錨桿托板是錨桿的重要構件,對錨桿支護作用的發(fā)揮影響很大。錨桿托板的為兩個方 面:一是經(jīng)過給螺母施加一定的扭矩使錨桿托板壓緊巷道外表,給錨桿提供預緊力,并使預緊力擴散到錨桿四周的煤巖體中,從而改善圍巖應力狀態(tài),抑止圍巖離層、構造面滑動和節(jié)理裂隙張開,完成錨桿的主動、及時支護作用;其二是圍巖變形使載荷作用在錨桿托板上,經(jīng)過錨桿托板將載荷傳送到錨桿桿體,增大錨桿的工作阻力,充沛發(fā)揮錨桿控制圍巖變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