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燃油/氣蒸汽鍋爐操作規(guī)程
一、 點火前的檢查:
1、查閱運行和(或)交接班記錄。
2、巡視、檢查鍋爐內、外部。
3、檢查主要安全附件。安全閥、水位表、壓力表,要嚴密、可靠、靈敏。
4、檢查水處理設備。
5、檢查給水設備和汽水系統(tǒng)管道。各閥門按啟動的要求調整。
6、檢查供油/氣設備。
上述檢查工作合格之后,即可啟動鍋爐。
二、 啟動鍋爐:
1、觀察水位表內的水位,若出現(xiàn)水位有上升或下降的現(xiàn)象,則應檢查給水閥和排污閥的開、關位置是否正確或泄漏。
2、當壓力升到0.1MPa表壓時,應沖洗水位表。沖洗完畢后如果水位迅速上升,并有輕微波動,表明水位正常;如果水位上升很緩慢,表明水位表有堵塞現(xiàn)象,應重新沖洗和檢查。
3、當壓力升到0.2MPa表壓時,沖洗壓力表存水彎管。
4、當壓力升到工作壓力2/3時,進行暖管(暖管的目的:使蒸汽管道、閥門、法蘭等都受到均勻緩慢的加熱并放去管內的凝結水,以防止管道內產生水擊而發(fā)生滲漏等。
暖管操作:
①開啟管道上的疏水閥,排除全部凝結水。 ②緩慢開啟主汽閥半圈,待管道充分預熱后再全開。如管道發(fā)生震動或水擊,應立即關閉主汽閥,加強疏水,待震動消除后,再慢慢開啟主汽閥,繼續(xù)進行暖管。 ③慢慢開啟分汽缸進汽閥,使管道汽壓與分汽缸汽壓相等,同時注意排除凝結水。 ④直至排出干燥蒸汽后,關閉所有疏水閥,全開主汽閥。各汽閥全開后,應回轉半圈,防止汽閥因受熱膨脹后卡住。
5、當汽壓升到工作壓力時,就可直接進行供汽。
三、 鍋爐正常運行時,必須隨時調節(jié)汽壓、水位、油位,以及進行排污(排污的目的:①排除爐水表面懸浮泡沫。降低爐水含鹽和含堿量,防止發(fā)生汽水共騰,保證蒸汽品質;②排出積聚在鍋筒和下集箱底部的泥渣和污垢)。
燃煤蒸汽鍋爐主要特點及一些注意事項的講解
燃煤蒸汽鍋爐,它是鍋爐種類之一,也就是說,它是鍋爐中的一種。此外,它還是網站產品之一。因此對我們學習者來講,是需要進行學習和了解的,以便能夠達到了解網站產品的目的,進而能夠早日熟悉整個網站及生產廠家。那么下面,我們就先來講解一下它的一些基礎方面,以便大家能夠有基礎性了解。 1.主要特點(1)鍋爐中有壓力表、安全閥以及水位計等儀表閥門,以便能夠實時顯示,使鍋爐能夠運行。(2)結構緊湊,設計合理,傳熱效果好,所以其熱,且運行成本低,經濟性能更好。(3)鍋爐上部設有人孔,這樣可以方便人員進行檢查和維修。(4)加熱升溫快,所以汽水空間大,蒸汽品質好。(5)設有多項保護裝置,使得鍋爐運行起來更加。(6)外形美觀,運輸、安裝簡單方便。
首先,從動力源——泵的方面來考慮,考慮到執(zhí)行器工作狀況的多樣化,有時系統(tǒng)需要大流量,低壓力;有時又需要小流量,高壓力。所以選擇限壓式變量泵為宜,因為這種類型的泵的流量隨系統(tǒng)壓力的變化而變化。當系統(tǒng)壓力降低時,流量比較大,能滿足執(zhí)行器的快速行程。當系統(tǒng)壓力提高時流量又相應減小,能滿足執(zhí)行器的工作行程。這樣既能滿足執(zhí)行器的工作要求,又能使功率的消耗比較合理。
其次,如果執(zhí)行器具有調速的要求,那么在選擇調速回路時,既要滿足調速的要求,又要盡量減少功率損失。常見的調速回路主要有:節(jié)流調速回路,容積調速回路,容積節(jié)流調速回路。其中節(jié)流調速回路的功率損失大,低速穩(wěn)定性好。而容積調速回路既無溢流損失,也無節(jié)流損失,,但低速穩(wěn)定性差。如果要同時滿足兩方面要求,可采用差壓式變量泵和節(jié)流閥組成的容積節(jié)流調速回路,并使節(jié)流閥兩端的壓力差盡量小,以減小壓力損失。
蒸汽鍋爐常見結構
蒸汽鍋爐的結構形式分為鍋殼式鍋爐和水管式鍋爐兩類。蒸發(fā)受熱面主要布置在鍋殼內 的鍋爐,叫鍋殼式鍋爐。水管鍋爐也叫鍋殼式鍋爐。鍋殼式鍋爐有兩種:一是立式鍋殼鍋爐(鍋殼的縱向軸線垂直于地面的鍋爐);二是臥式鍋殼鍋爐(鍋殼的縱向軸線平行于地面的鍋爐)。前者主要有立式橫水管鍋爐、立式直水管鍋爐、立式彎水管鍋爐和立式橫水管鍋爐四種。后者主要有臥式內燃鍋爐和臥式外燃鍋爐兩種。
這種鍋爐從外表看好似一豎直的圓筒,主要由鍋殼、封頭、爐膽、爐膽頂、橫水管和沖天管等受壓部件組成。燃燒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單層固定爐排,一種是雙層固定爐排。鍋爐的蒸發(fā)量一般小于0.5噸/時(t/h),額定工作壓力小于0.4兆帕(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