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但是目前我國糧食產后損失仍然遠遠大于發(fā)達國家水平,其中重要問題就是糧食烘干機的普及率低,成為糧食全程機械化的制約瓶頸。以我國玉米生產為例,2016年玉米機械化耕種水平已達94%,機械化收獲水平達到到66.68%,而機采用械化烘干糧食烘干機使用率低于20%。在糧食生產中,前期育種、栽培、田間管理、收獲等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糧食獲得高產。
導致糧食在烘干時,會出現爆腰的問題。當糧食烘干機在運行時,出現故障,需要及時的檢修,避免出現故障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過去曬糧食,在陽光充足的情況下,較少需要三天時間才能把糧食的水分降至儲存標準,如果用小型糧食烘干機的話,僅需3個小時就能把糧食的水分降至儲存標準。通常情況下,是以爐氣溫度為主進行適時調節(jié)的。同時,還要注意換熱器后的熱風溫度和廢棄溫度的變化。適時的調整烘干溫度,避免溫度過高。
工作時定時清理輸送機與烘干機爐子接合部位落下的物料;要常檢查輸送機皮帶是否走偏、接頭連接是否完好、烘干機、輸送機和各連接螺絲是否松動。雜質的含水量一般都比較高,跟糧食一起烘干勢必會浪費時間、影響效果。所以,在烘干前,較好將糧食的雜質借助糧食清選機篩選出去。自動控制加熱和干燥過程,加熱溫度波動小,控制準確。產品水分含量可低至1 ~ 3%,同時能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和營養(yǎng)成分,且保質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