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硬件結構的區(qū)別。工控機與PLC均由中央處理器CPI、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等組成,PLC是一種的計算器,但它與工控機有著不同的總線體系結構。PLC是可編程控制器,一般安裝于控制柜內;有輸入和輸出點,還可以采集模擬量進行通信;簡單的說就是一個上位機一個下位機;PLC當然是下位機。PLC的電源在整個系統(tǒng)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一個良好的、可靠的電源系統(tǒng)是無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對電源的設計和制造也十分重視。
輸入采樣結束后,轉入用戶程序執(zhí)行和輸出刷新階段。在這兩個階段中,即使輸入狀態(tài)和數據發(fā)生變化,I/O映象區(qū)中的相應單元的狀態(tài)和數據也不會改變。檢查電源、存儲器、I/O以及警戒定時器的狀態(tài),并能診斷用戶程序中的語法錯誤。當PLC投入運行時,首先它以掃描的方式接收現場各輸入裝置的狀態(tài)和數據,并分別存入I/O映象區(qū)??删幊踢壿嬁刂破鞯南到y(tǒng)程序一般在出廠前已經初始化完畢,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編輯相應的用戶程序來滿足不同的自動化生產要求。
中央處理單元(CPU)是PLC的控制。它按照PLC系統(tǒng)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儲從編程器鍵入的用戶程序和數據。如果輸入是脈沖信號,則該脈沖信號的寬度必須大于一個掃描周期,才能保證在任何情況下,該輸入均能被讀入。外設配置的區(qū)別。工控機較PLC具有更豐富的外部設備,如顯示器、驅動器、打印機以及網絡接口卡等且均為標準部件,不同的廠商產生的外設只要配上相應的驅動的軟件就可以相互通用。
中央處理單元(CPU)是PLC的控制。它按照PLC系統(tǒng)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儲從編程器鍵入的用戶程序和數據。計算機模塊已經有了包括邏輯控制,時序控制、模擬控制、多機通信等許多的功能,名稱也改為可編程控制器。為了進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來對大型PLC還采用雙CPU構成冗余系統(tǒng),或采用三CPU的表決式系統(tǒng)。這樣,即使某個CPU出現故障,整個系統(tǒng)仍能正常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