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ISO14000環(huán)境質量認證
ISO14000環(huán)境質量認證被稱為國際市場認可的“綠色護照”,誰通過認證,無疑就獲得了“國際通行證”。許多國家紛紛宣布,沒有環(huán)境管理認證的商品和產品,將在進口時受到數(shù)量和價格上的限制。因此,隨著與國際市場的逐步接軌,ISO14000環(huán)境質量認證在國內所有的企業(yè)中推廣執(zhí)行,如同ISO9000(質理管理標準)一樣。因此,從環(huán)境管理標準的角度出發(fā),我們不僅要努力做好污染源末端的廢水處理工作,實行科學的環(huán)保管理,保證處理出水達標排放;更應該化大力氣狠抓污染源前端的清潔生產管理,預防污染,減少污染。
廢水中的污染物有哪些?
廢水中的污染物,都是在生產過程中進入水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和反應介質(如溶劑),特別是精細化工生產中一些化學反應往往不能十分安全,產品的分離過程也不可能十分徹底,因此在廢水中尤其是在反應母液中常含有一定數(shù)量的有用物質。排放這些污染物質,就會污染環(huán)境,造成危害。但若加以回收利用或綜合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化害為利;或以廢治廢,取長補短,綜合治理,就可以節(jié)省水處理的費用。
常用的方法,如用無毒或低毒的原料代替生物難降解物質
這是常用的方法,如用無毒或低毒的原料代替高毒或的原料,用生物可降解物質代替生物難降解物質等。此外要盡可能地不用和少用排放標準中規(guī)定限止性物質,特別是一些要求嚴格的物質,這樣就可以減輕廢水處理的負擔。例如現(xiàn)在對廢水中的氨氮濃度有較嚴格的要求,這樣就要求在生產中盡可能少用氨水或液氨。例如以前在調節(jié)廢水pH時,有的處理工藝用氨水調節(jié),則出水中的氨氮就會大大超標,也增加了廢水的生化處理的難度。同樣的原理我們應少用做氧化劑,少用硝基化合物、氯代烴做溶劑。在選用溶劑時,除了需滿足生產工藝上的要求外,還需考慮溶劑的生物可降解性及其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