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三七種子中不僅含有家畜必需的各種營養(yǎng)物質(zhì),還含有對維持反芻家畜健康特別重要的粗纖維,這是糧食與其它飼料所不能替代的。的蘭花三七種子飼草完全可以滿足一般家畜的營養(yǎng)需求,如果不是在生產(chǎn)或育肥期,一般不必再補充精料。提高牧草質(zhì)量,家畜增重效果顯著。蘭花三七種子牧草是家畜廉價的飼料來源。與糧食作物相比,用牧草飼喂家畜的成本要低得多。

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虱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于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xì),此書全刻本被收藏于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中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jìn)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rèn)為是現(xiàn)存早的蘭花名畫,現(xiàn)珍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內(nèi)。 [4]

1805年的《蘭蕙同心錄》,由浙江嘉興人許氏所寫,他嗜蘭成癖,又善畫蘭,具有豐富的藝蘭經(jīng)驗。該書分二卷,卷一講述栽蘭知識,卷二描述了蘭花品種的識別和分類方法。全載品種57個,并附上由他畫的白描圖。其它如袁世俊的《蘭言述略》,杜文瀾的《藝蘭四說》,冒襄的《蘭言》,朱克柔的《香筆記》,屠用寧的《蘭蕙鏡》,張光照的《興蘭譜略》,岳梁的《養(yǎng)蘭說》,汪灝的《廣群芳譜》,吳其浚的《植物名實圖考》,晚清歐金策的《嶺海蘭言》等,至今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