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梨樹拉枝時間在5月底到6月底,這個時間是花芽分化的關(guān)鍵時期,不僅可以塑形還能促進(jìn)成花。梨樹拉枝角度一般要求基角70°左右,枝條頭部翹起。生長勢旺的品種可以拉大角度使枝條與地面平行。
換頭:
背后枝“換”頭。一般在初結(jié)果期或盛果初期果樹骨干枝開張角度過小,骨干枝太粗,用撐、拉等方法難以開張角度時應(yīng)用。在原骨干枝延長枝的下部選擇一個位置、方向、角度、粗度都比較適合的背后枝作為換頭后的新延長枝,把原延長枝從背后枝以上去掉即可。
用背后枝換頭開張骨干枝角度,是以小換大,對樹有損傷,會破壞樹體結(jié)構(gòu),引起樹體旺長或樹勢衰弱。此類方法,現(xiàn)代果園一般只在粗放管理、放任不管的梨樹修剪時采用。
水分:成熟的梨樹果含水量可達(dá)90%,梨樹枝干、葉片和根的含水量也在50%左右,可見水是梨樹生命活動的重中之重。發(fā)芽前后一直到開花結(jié)果,要適度加大澆水量,若施水不足,容易使花果脫落,采果前不宜多澆水。梨樹果實(shí)采摘后可結(jié)合秋基肥再次加大失水量。施肥:對梨樹施肥要以有機(jī)肥為主,根據(jù)施肥時間差別可分為基肥、追肥兩步。以農(nóng)家肥為基肥,在秋梢停長后施用。一次施用追肥在萌芽前10天左右,以氮肥為主;第二次給梨樹追肥在花芽分化及果實(shí)膨大時期,以磷、鉀肥為主;第三次梨樹追肥在梨子生長后期,以鉀肥為主。其余時間對梨樹施肥要依據(jù)土壤條件和梨樹生長狀況決定。
芽接法該方法主要使用的是T型芽,嫁接的時間一般是在8月砧木離皮時,嫁接的操作是將其橫切一刀在芽的上方,其切透*層與木質(zhì)部保持相同。連同芽的下方斜削到粗穗的1/2~1/3。砧木和地面相差的距離為10cm,平滑位置橫切,將切斷皮層為適合,在橫切位置的中間位置朝下縱切。撬開切口皮層把芽片在穗枝剝離,同時把它插入到切口的皮層。砧木橫切皮層和芽片上方的皮層應(yīng)緊密地銜接。后使用塑料條將兩者纏繞,使芽與葉柄都能夠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