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電池片的制作工藝
振鑫焱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常年采購:高價回收硅片,電池片,初級多晶硅,銀漿布,單晶硅,多晶硅,太陽能電池,光伏組件,太陽能電池板,客戶撤退,降級,庫存,El,不良測試,二手,舊,工程,拆卸,路燈,拆解電站,拆卸,膠合板,層壓板,無邊界晶體硅,多晶硅,單晶硅,實驗板,債務償還,返工,光伏模塊回收等。
刻蝕工藝
刻蝕目的
將硅片邊緣的帶有的磷去除干凈,避免 PN 結(jié)短路造成并聯(lián)電阻降低。
刻蝕原理
采用干法刻蝕。采用高頻輝光放電反應, 采用高頻輝光放電反應,使反應氣體激活成活性粒子,如原子或各種游離基,這些活性粒子擴散到硅片邊緣,在那里與硅進行反應,形成揮發(fā)性生成物四氟化硅而被去除。
化學公式: CF 4 SIO 2 =SIF 4 CO 2
工藝流程
預抽,主抽,送氣,輝光,抽空,清洗,預抽,主抽 ,充氣。
影響因素
1. 射頻功率
射頻功率過高:等離子體中離子的能量較高會對硅片邊緣造成較大的轟擊損傷,導致邊緣區(qū)域的電性能差從而使電池的性能下降。在結(jié)區(qū)(耗盡層)造成的損傷會使得結(jié)區(qū)復合增加。
射頻功率太低:會使等離子體不穩(wěn)定和分布不均勻,從而使某些區(qū)域刻蝕過度而某些區(qū)域刻蝕不足,導致并聯(lián)電阻下降。
2. 時間
刻蝕時間過長:刻蝕時間越長對電池片的正反面造成損傷影響越大,時間長到一定程度損傷不可避免會延伸到正面結(jié)區(qū),從而導致?lián)p傷區(qū)域高復合。
刻蝕時間過短:刻蝕不充分,沒有把邊緣鱗去干凈, PN 結(jié)依然有可能短路造成并聯(lián)電阻降低。
4. 壓力
壓力越大,氣體含量越少,參與反應的氣體也越多,刻蝕也越充份。
4. 刮膠角度的影響
刮膠角度的調(diào)節(jié)范圍為45-75 度。實際的刮膠角度與漿料有關(guān),漿料黏度越高,流動性越差,需要刮膠對漿料向下的壓力越大,刮膠角度接就越小。在印刷壓力作用下,刮膠與絲網(wǎng)摩擦。開始一刷時近似直線,刮膠刃口對絲網(wǎng)的壓力很大,隨著印刷次數(shù)增加,刃口呈圓弧形,作用于絲網(wǎng)單位面積的壓力明顯減小,刮膠刃口處與絲網(wǎng)的實際角度小于 45 度,易使印刷線條模糊,粘網(wǎng)。在可調(diào)范圍內(nèi),減小刮膠角度,下墨量增加,濕重加大。刮膠刃口鈍,下墨量多,線寬大。
5. 漿料黏度的影響
印刷時漿料黏度的變化(觸變性)如右圖所示:
漿料的黏度與流動性呈反比,黏度越低,流動性越大,可在一定程度保證印刷的質(zhì)量。漿料黏度過大,透墨性差,印刷時易產(chǎn)生桔皮、小孔。漿料黏度過小,印刷的圖形易擴大(柵線膨脹),產(chǎn)生氣泡、毛邊。
6. 紗厚、膜厚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絲網(wǎng)目數(shù)越低,線徑越粗,印刷后的漿料層越高,因此絲網(wǎng)目數(shù)較高時,印刷后漿料層就低一些。對于同目數(shù)的絲網(wǎng),紗厚越厚,透墨量越少。在一定范圍內(nèi),感光膠膜越厚,下墨量越大,印刷的柵線越高。但膜厚增大,易造成感光膠脫落。
7. 印刷臺面的影響
印刷臺面的水平度:印刷時電池片被吸附于印刷臺面,若臺面不平,電池片在負壓下易裂。一般電池片水平度應小于 0.02mm 。印刷臺面與網(wǎng)版的平行度:決定了印刷漿料的一致性。一般二者平行度應小于 0.04mm 。印刷臺的重復定位精度:太陽能電池片印刷臺的重復定位精度需達到 0.01mm 。
太陽電池片標準
5 、 檢測方法
5.1 設(shè)計和結(jié)構(gòu)
5.1.1 基體材料
電池的基體材料應按相關(guān)詳細規(guī)范的要求及檢測方法進行檢測。
5.1.2 電極
5.1.2.1 電池電極的完整性、電極圖形位移的檢驗應使用分辨力優(yōu)于 0.01mm 的標準尺測量。
5.1.2.2 在照度不小于 800Lux 的白色光源下,目測電極是否變色。
5.1.2.3 電池電極的導電性按 GB/T17473.3 進行。
5.1.2.4 電池電極的可焊性按 GB/T17473.7 進行。
5.1.3 背面鋁膜
5.1.3.1 背面鋁膜與基體材料的匹配性檢測
通過檢測電池的彎曲變形,驗證背面鋁膜材料的熱膨脹系數(shù)與基體材料的匹配性。適用表面平整度優(yōu)于 0.01mm 平臺,電池背面朝下水平放置,用分辨力優(yōu)于 0.01mm 的量具進行檢驗。
5.1.3.2 背面鋁膜與基體材料的附著強度測驗
如圖 2 所示放置樣品,在滿足 EVA 充分交聯(lián)的條件下壓層,取出后立即撕下四氟布,待冷卻到室溫后,用刀割斷 EVA 和鋁膜,撕去 EVA 條,觀察有無鋁膜脫落。
5.1.3.3 背面鋁膜外觀檢驗
背面鋁膜的凸起高度應使用分辨力優(yōu)于 0.01mm 的帶標尺的光學顯微鏡測量,圖形缺陷采用目測。圖形位移采用分辨力優(yōu)于 0.02mm 的卡尺測量。
5.1.3.4 背面鋁膜的導電性檢測背面鋁膜的導電性按GB/T17473.3 進行。
5.1.4 減反射膜附著強度檢測
減反射膜附著強度的測試采用膠帶試驗測定粘合性的方法,膠帶附著強度不小于 44N/mm 。具體按 ASTM3359 進行,減反射膜不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