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視頻展播,請點擊播放
視頻作者:江蘇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
康熙時還有一種宜興紫砂胎畫琺瑯器,現(xiàn)多收藏于臺北故宮博物院,當(dāng)時稱為"宜興胎畫琺瑯",造型有執(zhí)壺、提梁壺、蓋碗、蓋盅等。裝飾題材多為花卉。有直接在紫砂胎上彩繪的,也有的可能是考慮到紫砂胎不象白瓷那樣細膩光滑,就先在胎上涂抹褐色彩作地,然后再進行彩繪,褐色彩的顏色不僅酷似于紫砂的顏色,而且使器物表面的光澤增強。這種褐色彩僅施于器物外壁,器內(nèi)則無。

年羹堯在得到這次賞賜之后,于這年的二月三十日、三月初三日、四月十一日、四月二十二日,又接二連三地被賞賜以琺瑯彩瓷器。如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年氏在上疏的奏折中說:"(雍正二年)四月二十二日由驛齋到御賜臣仿琺瑯茶杯兩匣,臣叩頭祗領(lǐng)訖。伏覩此種窯器,顏色清麗,制作精雅,實不讓前代之五彩佳品也!岳鐘琪于四月十五日領(lǐng)兵進剿番賊,俟其事后回寧,臣當(dāng)宣旨賞給四個另行謝恩外,所有感激微忱,謹(jǐn)繕摺恭謝以聞。雍正二年四月二十四日具。

從造辦處檔案記載看,雍正三年至五年,畫琺瑯人有宋三吉,是景德鎮(zhèn)畫瓷器的工匠。還有張琦、鄺麗南,是廣東畫銅胎琺瑯器的工匠。而從雍正六年開始,即有賀金昆、戴恒、鄒文玉、湯振基、譚榮等一批畫院畫家參與瓷胎畫琺瑯工作,其中畫得好的曾多次得到雍正皇帝的賞賜。如"雍正十年十月二十八日,司庫常保、首領(lǐng)李明久奉旨:琺瑯畫青山水甚好。欽此。于十二月二十八日,柏唐阿鄧八格、宋七格來說,內(nèi)大臣海望諭:鄒文玉所畫琺瑯,數(shù)次皇上夸好,應(yīng)遵旨用本造辦處庫銀賞給十兩。遵此。

色料特點。每一圖案均由多種色料調(diào)配而成。其料彩表面光滑有玻璃質(zhì)反光感,有時還可反射蛤蜊光,十分美觀。釉料均凸出底釉略高出一毫米左右,有明顯的立體感,閉眼用手摸可明顯感覺到,若用十倍放大鏡看可在每一片小花、小葉上看到的開片紋。這一現(xiàn)象用肉眼看不出,這也是的一個特征。而粉彩則感覺不到有凸出的情況。
繪畫與紋飾,琺瑯彩器畫功特別講究,多為功筆畫;各個朝代有所不同,如康熙的琺瑯彩大多為色地,其色地的色以紅、黃、蘭、綠、紫、胭脂色等。
款識:康熙時期的款識有一度是被禁止寫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