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車輪是介于輪胎和和車軸之間所承受負荷的旋轉組件,通常由兩個主要部件輪輞和輪輻組成(GB/T2933―2009)。輪輞是在車輪上安裝和支承輪胎的部件,輪輻是在車輪上介于車軸和輪輞之間的支承部件。車輪除上述部件外,有時還包含輪轂。
車輪的大小
主要根據(jù)輪壓大小來確定,輪壓增加直徑變大,但若過大,則設備費用增大,同時車輪轉速變低使傳動機構復雜。車輪采用ZG340-640鑄鋼或ZG-50SiMn低合金鋼制成,工作面需要淬火,深度不低于20mm。
因此,當車輪直徑不能增大時,常用增加車輪數(shù)量來使每個車輪的輪壓降低。為使各輪壓均布,在車輪數(shù)目超過四個時,須采用鉸接均衡架裝置。
車輪的材料
應根據(jù)驅動方式、運行速度和起重機工作級別等因素確定。
對機械驅動而速度大于30m/min,中級與中級以上工作類型,建議采用不低于ZG55的鑄鋼,并進行表面淬火(火焰淬火或高頻淬火),硬度不低于HB320-350,淬火深度不小于5mm。
對人力驅動或機械驅動輕級工作類型,速度小于30m/min,可采用鑄鐵車輪,表面硬度HB180-240。
車輪的硬度檢驗
車輪的硬度檢驗多采用便攜式硬度計進行。調整時可采取將車輪軸承的間隔環(huán)一邊減少,而另一邊相應加大的方法,使車輪移動。檢驗車輪的踏面硬度時,沿車輪圓周方向在踏面上均勻測量3點,2點合格即為踏面硬度合格。
車輪踏面淬硬層深度的檢驗,主要是驗證車輪的熱處理加工工藝,是一種破壞性檢驗??蓪⒁怀善奋囕営帽〉钠姐姷秾④囕喥书_,墊實剖開的車輪,用硬度計在20mm處進行檢驗。銑刀時注意切削速度及冷卻問題,避免切面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