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藝原理及適用范圍
催化燃燒是利用催化劑降低廢氣中有機物的活化能,使有機物在較低的溫度(一般在250~300oC左右,不同成分的有機物,其催化燃燒溫度不一樣)下發(fā)生無火焰燃燒。其原理是廢氣經(jīng)過催化劑時,先被吸附至催化劑表面,然后在一定的溫度下發(fā)生催化燃燒,達到凈化的目的。目前有機廢氣處理中常用的催化一般為蜂窩狀鈀金屬催化劑和鉑金屬催化劑,催化燃燒方式有電加熱和燃氣加熱,燃燒類型有直接催化燃燒(CO)和蓄熱式催化燃燒(RCO)。催化燃燒一般適用于小風量、高濃度、高溫的氣態(tài)有機物,且廢氣中不能含有硫、鉛、、及鹵素等可使催化劑的因子。
設計注意點
(1)能耗:催化燃燒需要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進行,對于低溫氣體就必須進行加熱,風量越大其耗能越大,運行成本也就提高;因此選擇此工藝時,在確保收集效率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排風量,這樣既可提升排氣濃度提升廢氣單位熱值,又可降低風量降低能耗;同時也要考慮熱將尾氣中熱量進行回收。
(2)設備開機預熱:設計時設備預熱應為動態(tài),而非靜態(tài)預熱;初始預熱階段利用的氣體一般為空氣,而非廢氣,待系統(tǒng)達到設計溫度后方可切換為廢氣。
(3)安全:有機廢氣一般屬于性氣體,雖然濃度高可以回收利用有機物燃燒產(chǎn)生的部分熱量,降低能耗,但在處理中必須將其濃度控制在限范圍內(nèi)。一般需要設置泄爆片、可燃氣體探測儀、應急排空閥、稀釋閥、防火閥等。
(4)熱回收方式:在能耗可接受范圍的情況下,小風量一般采用簡易的列管直接熱交換回收熱;對于能耗超出接受范圍的,大風量一般需要采用蓄熱式催化燃燒,可提高熱回收效率。
● 凈化率高。吸附單元是以耐水型蜂窩活性炭為吸附材料,其比表面積大,微孔發(fā)達,運行阻力小,經(jīng)多次吸附脫附后仍保持原有的吸附性能,對有機廢氣的凈化率高。
● 模塊結構,安裝維護簡單。吸附單元標準化生產(chǎn),可根據(jù)處理氣量的大小組合,安裝維護簡單。
● 整套系統(tǒng)用“PLC”自動控制運行。通過氣動或電動元件系統(tǒng)實現(xiàn)工藝過程的全部自動化,整個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電腦實行適時“記憶”,如遇突然停電或下班停機時,電腦會記憶當時的工作狀態(tài),待來電或下次開機時,電腦會自動指令延續(xù)上次的狀態(tài)運行下去,這樣可以避免出現(xiàn)某些單元過飽和現(xiàn)象,達到治理效果,同時出現(xiàn)異常故障時電腦會指令自動停機并發(fā)出聲光報警,因此,操作簡單、安全、可靠,自動化水平較高,可實現(xiàn)無人操作。
● 該設備可適用于連續(xù)產(chǎn)生或間歇產(chǎn)生低濃度有機廢氣的場合。
催化燃燒主要包括:廢氣收集系統(tǒng)、處理系統(tǒng),處理工藝流程主要包括五部分:顆粒物去除段、吸附氣體段、加熱催化段、脫附氣體段、控制系統(tǒng)?;钚蕴课教幚碛袡C廢氣是利用活性炭微孔能吸收有機性物質(zhì)的特性,把大風量低濃度有機性性廢氣中的吸附到活性炭中并濃縮,經(jīng)吸附凈化后的氣體達標直接排空。有機廢氣經(jīng)鼓風機進入燃燒爐,電加熱升溫至250-300℃左右。在此溫度下,廢氣里的有機成分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反應后的高溫煙氣進入特殊機構的蓄熱體,絕大部分的熱量被蓄熱體吸收(95%以上),溫度降至接近的溫度后經(jīng)煙筒排放。通常情況下,蓄熱催化燃燒系統(tǒng)由三個蓄熱室構成,廢氣在PLC程序的控制下,循環(huán)執(zhí)行以下的操作流程:進入已蓄熱的蓄熱室,使廢氣預熱,然后進入燃燒室,處理的廢氣經(jīng)蓄熱室放熱后排放,一部分處理后的氣體被引回到第三室,吹掃其中殘留的未處理廢氣。
RCO催化燃燒設備催化燃燒特點:
(1)孔壁薄、容量大、蓄熱量大、占用空間??;
(2)孔壁光滑、背壓?。?/span>
(3)使用壽命長、不易渣蝕、粘蝕和高溫變形;
(4)產(chǎn)品質(zhì)量規(guī)格高,安裝時,蓄熱體之間排放整齊,錯位?。?/span>
(5)具有低熱膨脹性、比熱容大、比表面積大、壓降小、熱阻小、導熱性能好,耐熱沖壓好等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