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動力傘運動是運動員駕駛動力傘飛行器材,在平地完成起飛升空,低空完成踢標、繞標、,空中完成延1時留空、目標尋找、速度競賽等飛行科目的航空運動項目。在許多競速科目中,只規(guī)定了一些必須飛越的標志點,至于點與點之間的飛行順序、飛行方向、飛行路線,都需要運動員自己做出判斷,并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做出決策和完成任務(wù)。在規(guī)定方向和順序的踢標、繞標科目中,運動員要人與器材密切配合,既要熟練掌握動力傘的操縱技法又要體會和判斷氣候的影響、風的變化,做到人傘合一。動力傘運動不僅是一項身體和技能的訓(xùn)練,更是一項心智的訓(xùn)練。這項運動涉及到航空理論、氣象知識、運動健身等多學科知識。深受廣大航空運動愛好者的喜愛。動力傘管理條例第七章安全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動力傘飛行時,飛行員應(yīng)使用與自己體重相匹配的動力傘傘衣,配備無線電雙向能動通訊器材。
起源
Paramotor (動力傘) 源自英文 Paragliding(滑翔傘)和motor(摩托)。顧名思義,動力傘是在滑翔傘上加配了動力裝置。1978年,法國登山家貝登先生1發(fā)明了滑翔傘,使人類翱翔藍天的夢想得以實現(xiàn)。然而,人們在歡喜之余發(fā)現(xiàn),滑翔傘的飛翔與夢想中的自由飛翔仍有距離,主要的一點就是不能在平地自由起降,起飛受山坡條件的制約,更使沒有山峰地區(qū)的飛行愛好者感到難受。1984年,一群充滿浪漫與幻想的法國滑翔傘愛好者,給滑翔傘加掛了一個小型發(fā)動機,利用發(fā)動機帶動螺旋槳的推力和滑翔傘傘翼的升力,使平地“自由起降”不再成為問題,達到了自己飛得更高、更遠,留空時間更長的目的,從而創(chuàng)立了這項新興的航空體育項目。此外,也有三角形、四方形設(shè)設(shè)計,但在實際使用時,都不如半球形穩(wěn)定及方便。
飛行前檢查
起飛前應(yīng)檢查:輪子,框架,腳操縱棒,動力系統(tǒng),傘衣和吊掛。
滑跑時注意
滑跑時油門要適中,不能全油門或油門過小,當傘升
到頭頂后,外幾個氣室可能沒有充滿,這是一種正?,F(xiàn)象?;芩俣冗^低,傘衣充氣困難,在速度適中時蹬兩個腳操縱棒,使后緣向下灣,迫使空氣從前緣出來,將向下折的前緣吹開,待所有的氣室都充足后再放掉腳操
縱棒,端部氣室封閉時,起飛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