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工藝性能主要包括可焊性和加工性能??珊感耘c含碳量或碳當量(低合金鋼)有關,可用可焊性試驗鑒定。加工性能則通過冷彎試驗來確定。按(GB232-88)為標準。鋼結構加工制作中,重點環(huán)節(jié)便是:放樣→下料→切割。在放樣和下料時,根據(jù)工藝要求預留制作和安裝時的焊縫收縮余量,以及切割、刨邊和銑平等加工余量。工藝性能主要包括可焊性和加工性能??珊感耘c含碳量或碳當量(低合金鋼)有關,可用可焊性試驗鑒定。加工性能則通過冷彎試驗來確定。
鋼結構制作完成以后,要進行拋丸除銹,在除銹以后的24小時之內(nèi)要進行底漆的涂刷,底漆的漆膜厚度要滿足設計要求。在底漆干到八成以后,繼續(xù)完成防腐涂料和防火涂料以及面漆的噴涂。鋼材化學成分與鋼材的可加工性、韌性、耐久性等有關。其中主要是碳的含量,合金元素的含量及硫、磷等雜質(zhì)元素的限制含量應符合規(guī)范(GB222-84)要求。冷成形加工是在常溫下進行的。由于外力超出材料的屈服強度而使材料產(chǎn)生要求的變形,或由于外力超出了材料的極限強度而使材料的某些部分按要求與材料脫離。
鋼結構是由型鋼和鋼板等制成的鋼梁、鋼 柱、鋼桁架等構件;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采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的結構。拋丸將粒徑為0.8~2.0mm的鋼丸經(jīng)拋射機葉輪中心吸入,在葉輪尖定向高速拋出,射向需要作防銹處理的鋼結構表面,達到機械除銹的目的。為防止裂紋產(chǎn)生,應選擇適合的焊接工藝參數(shù)和施焊程序,避免用大電流,不要突然熄火,焊縫接頭應搭10~15mm,焊接中木允許搬動、敲擊焊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