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怎樣讓煤矸石多孔磚供應商更實用
煤矸石多孔磚供應商在使用過程中經手風吹雨打,往往會出現斷裂、掉粉等問題,影響了它的使用性能,為了使其能夠在各應用領域中發(fā)揮更好的作用,使其變得更加使用,我們還應該做好上述幾點:
1.設計好磚的安全性:燒結磚必須要具有防滑性,以免路人摔倒。
2.設計好磚的整體美觀性:包括色彩的美觀性和質感的美觀性,磚的色彩不能太過鮮艷,也不能太過暗淡,如果太鮮明,會使磚有點俗不可耐,如果太暗淡又會讓人感覺到非常的壓抑,所以色彩和質感方面的設計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3.磚的整體和諧統(tǒng)一性:無論是材質還是大小都要整體、統(tǒng)一,該磚是為整個城市建設增添色彩的,所以必須要整體統(tǒng)一才能給人舒服的感覺。
4.具備耐磨性:該磚經常用于鋪設地面,因此,該磚應具備一定的耐磨性。
如果煤矸石多孔磚供應商設計不好就會影響整個城市的形象美觀,所以我們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并做到上述幾點,使其更加實用。
多孔磚和空心磚的區(qū)別在哪里?
區(qū)別一,孔洞:多孔磚的孔洞尺寸雖小但數量多;空心磚的孔洞尺寸大但數量少。
區(qū)別二,使用范圍:多孔磚適用于承重部位;空心磚適用于非承重部位。
區(qū)別三,材質:多孔磚的原料是粘土、頁巖、粉煤灰等經焙燒成,孔隙率在15%至35%,孔的直徑小但數量多,且用于承重墻部位;空心磚則由粘土、煤矸石或粉煤灰為原料制成,孔洞率在15%以上,適用于圍護結構部位。
多孔磚和空心磚說到底,很大的區(qū)別就是適用于的部位不同,但空心磚致命的缺點就是抗震性能差。所以對于自建房,還是都用多孔磚比較好,而且多孔磚施工也方便、質輕、經久耐用、保溫效果好、不易收縮變形。
煤矸石燒結多孔磚窯爐窯車的維護及保養(yǎng)
在隧道窯生產運行中,窯車的數量大、周轉快,在動態(tài)運行中極易損壞。其損壞部位主要是臺面、金屬車架、車輪與軸承。
窯車臺面鋪設的耐火磚和隔熱材料,因運轉中溫度的交替變化和機械碰撞,損壞比較嚴重,需要經常檢修。檢修臺面磚時,應注意在磚縫填塞硅酸鋁纖維棉,磚底面則用粘土質耐火泥填實,砌平臺面。檢修后的窯車臺面尺寸要按原設計要求,臺面平面尺寸的誤差為 0㎜、-5㎜。要檢測窯車臺面的平整度與對角線、臺面高度,防止臺面磚碰撞窯墻和曲封磚。粒徑和顆粒級配檢測應固定期限檢測或當原料調整或更換篩網后及時進行檢測。窯車臺面的耐火磚的使用中會向四周擴張,使窯車臺面的平面尺寸越來越大,導致臺面兩側碰撞窯墻和前后兩車耐火磚臺面相碰。解決這個問題,要從設計和砌筑施工抓起,正確的設計與施工要求是:臺面磚之間的磚縫尺寸為15㎜,磚縫間填充硅酸鋁纖維棉,并使纖維棉保持松軟狀態(tài),不得填充耐火泥;臺面磚底面用耐火泥砌筑,找平臺面。
窯車金屬車架的損壞,多數是因窯內壓力過大,向車下漏熱風,燒壞金屬車架。尤其是窯車的接頭處,極易損壞。預防的方法是:把兩窯車的接頭處的曲封磚和耐火纖維密封氈條維護好,hao是在兩車接頭處的磚封上加墊耐火纖維氈條。
窯車車輪的損壞主要是輪面磨損、輪緣變形,其主要原因是車輪的材質問題。車輪的材質應為ZG310-570,并進行熱處理;hao使用ZG340-640,并進行熱處理。
窯車車軸承的損壞也是由于窯車密封不嚴密,大量高溫熱風侵入窯車底部使軸承化油造成的。維護保養(yǎng)的方法:一是搞好窯車密封與砂封;二是調節(jié)窯內壓力與車下壓力平衡,防止窯車熱風漏入車下;三是窯底鼓風要使車下有一個適當的風速,冷卻風既能保證壓力平衡的需要,又有把由窯車傳入窯底的熱量及時帶出窯外,使車下風溫不超過80℃.窯車車輪軸承處于高溫環(huán)境,其軸承的潤滑脂必須使用1號氮化硼高溫潤滑脂或二硫化鉬高溫潤滑脂等耐高溫的潤滑劑。不允許以任何理由使用潤滑脂添加機油的混合油來潤滑窯車承軸。(3)表面粘著泥、雜物及浮灰等不清潔的磚塊要清理干凈才能用于砌筑。
煤矸石多孔磚供應商
焙燒工序質量控制要點
1、焙燒隧道窯采用微負壓或微正負壓操作,燒結溫度控制在1000度左右。
2、煤矸石燒結磚為內燃燒成,“0”壓點一般控制在gao燒結溫度后一個車位,通過投煤孔或觀火孔可找到“0”壓點的位置,操作時要確保“0”壓點的穩(wěn)定。
3、焙燒帶要保持氧化氣氛,防止還原氣氛出現。
4、確保連續(xù)按時進車,保證“三帶”的壓力、溫度、氣氛必須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其波動范圍不允許超過熱工制度的要求。
5、當窯爐壓力調整后,根據“三帶”情況及時調整閘閥;注意窯底溫度必須控制在80度以下;檢測抽余熱溫度及風量;檢測煙氣溫度。
6、時刻觀察窯內溫度,了解掌握窯內各帶磚坯熱值,提前做好預防措施;當窯內溫度出現異常趨勢時,及時應對,減少損失;當恢復正常后,及時恢復正常操作。
7、產品出窯后,質檢人員對產品進行常規(guī)檢驗,卸磚時要按產品等級進行分類,嚴禁混裝;當產品合格率較低時,分析原因,按產品質量追溯制,查找原因,將責任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