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談論起路沿石的保護的時刻距離,各個地方的消費者都有不一樣的見地,大致略同的保護時刻通常都是每隔半個月或者是一個月做一次保護修補。想要正確的養(yǎng)護路沿石材,就需要定時對路沿石進行打掃,清洗,保護,許多的消費者都會覺得一些公共場所不需要這么頻頻的養(yǎng)護,由于這種思維致使了石材在運用沒幾年就呈現(xiàn)了各種磨損和一些欠好清理的病變景象,所以說合理的組織養(yǎng)護路沿石材是對石材有用的確保。
路沿石中含有一些鐵元素,但在后期遇水時會發(fā)生變化。因此,在前期工作中,要做好封箱措施。石材的密封方法多種多樣,各有特點,應根據(jù)實際環(huán)境和類型決定采用何種方案。 表面形成空氣對流,排出蒸汽,防止表面溫差在石材內表面泛水積水。如果涉及雨水的排水和流向問題,則應在設計時首先考慮。石材采用花崗石道路后,雨水或凝結水應排出墻外。它可以分為兩層或三層,每層都有一個排水口。
路沿石施工工藝:
1.基礎:路邊石施工,其基礎與道路基層結構同步作出,可免去人工挖槽、摻拌灰土、夯實的工序。
2.放線與刨槽:按校準的路邊線進行刨槽,在槽內加釘路邊石邊線樁,直線部分的間距10~15m,路口圓弧1~5m,反復校核路邊石頂高程和曲線,以求平順,無波浪,曲線圓潤,無折角。
3.安砌:在刨好的槽面上1cm砂漿墊層,按放線位置和高程先安砌平石再安砌路邊石,用橡皮錘敲打平穩(wěn),線形直順,無波浪,曲線圓潤,無折角。
4.回填:安砌好平石及路邊石后,對路沿石前的溝槽用道路基層材料填埋并夯打密實,對路沿石背后,取含水量合適的好土夯填密實后,再回填石灰土分層夯實至路邊石頂,其厚度不小于15cm,寬度不小于50cm,夯實密度不小于90%。路邊石背后為樹洞或綠地,應在路邊石背后作成低標號混凝土三角灰背。
5.勾縫:宜在路面完成后進行。勾縫前,先校核路邊石的位置和高程,順直度和圓順度,對混凝土路面攤鋪時碾壓變形的予以調整后進行勾縫。勾縫要將砂漿填滿填社縫隙后勾抹平整,并將縫邊毛刺清掃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