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戶外烤爐批發(fā)
環(huán)保馕坑,充分利用電能等清潔能源,實現(xiàn)了“無碳化”和“智能化”,了傳統(tǒng)馕坑存在的環(huán)境污染較大、溫度難控制及人工成本高的問題,實現(xiàn)了綠色發(fā)展。2011年、201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烏魯木齊市先后出臺支持特色餐飲業(yè)發(fā)展政策,其中一項就是推廣環(huán)保馕坑。2014年起,烏魯木齊市為推廣環(huán)保馕坑,對使用環(huán)保馕坑從事馕品加工生產的經營者,每使用一個環(huán)保馕坑給予3000元的補貼。
取出后,再將烤肉切成小塊,上撒鹽或者蘸鹽食用,外脆里嫩,味美異常。馕坑烤雜碎,也別具風味。所不同的是,將雜碎切割成拳頭般大小,串在指頭粗的鐵釬上,放置在坑內,約20分鐘后,即可烤熟食用。因烤雜碎價格低廉,備受人們的歡迎。
馕坑烤肉也是極受各族人民歡迎的一種美食,它外脆里嫩,味美可口。其做法是,先把羊肉切成大約拳頭大小的塊,用雞蛋、、胡椒粉、孜然粉、精鹽、面粉 拌勻成糊,均勻地抹在肉塊上,貼入馕坑內壁,烤半小時左右即成。
“面皮包子馕坑里烤”,是我們新疆民族美食的一大特色之一。它指的就是我們新疆隨處可見“馕坑烤包子”,是我們新疆各民族同胞都喜愛的街頭小吃之一,制作者多為維吾爾師傅。和內地省份傳至新疆的“蒸包子”大為不同的是,烏魯木齊的“烤包子”吃上四五個就可以管飽,再喝點茶水也就罷了;那面皮因為在馕坑中烤制,還可以胃部不適。我在和田的一位朋友,維吾爾攝影師阿迪力,他提供給我的和田某地的烤包子照片顯示,竟然和30年前公共食堂里的饅頭那么大,他說這樣的烤包子,成年男子吃上兩個就可以了,除非是餓極了的人要多吃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