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刺槐樹皮厚,暗色,紋裂多;樹葉根部有一對1~2mm長的刺;花為白色,有香味,穗狀花序;果實為莢果,每個果莢中有4~10粒種子。刺槐木材堅硬,耐腐蝕,燃燒緩慢,熱值高。刺可食用。在剌槐春、秋2季都能造林。造林方法因地而異。在冬、春季多風、比較干燥寒冷的地區(qū),可在秋季或早春采用截干造林;在氣候溫暖濕潤而風少的地方,可在春季帶干造林。剌槐發(fā)芽遲,春季待芽孢綻放時造林成活率高,造林時間以秋季落葉后至土壤封凍前為宜。所有刺槐樹當中泓森槐生長快,被稱為刺槐樹。
刺槐喜光,在陰面生長不良,抗寒性強,喜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也有一定的抗鹽堿能力。抗旱、防水、防潮,并對有毒有害氣體如氫氣有很強的抵抗力。嫁接苗的抗風能力不強,不應種植在風口或露天地方,否則容易發(fā)生“掉頭”。
水肥管理:刺槐不需要太多水分,大苗通常通過自然降水生長。對于新栽的苗木,應適當加強澆水管理。在種植過程中,前三個水應該澆好,然后一個月一次,在秋天結(jié)束時,冰凍的水應該完全倒出。第二年早春,應及時澆灌未凍水,其余時間自然降水應可靠,秋末應澆好凍水。移植三年后,每年只需要注入解凍水和冷凍水。
紫穗槐幼苗的移植:大約6-9周后,當幼苗的根系成團,并且看到白色根從塞孔的底部伸出時,可以移植幼苗。在移植過程中,應小心輕放,以免折斷葉或莖,影響植物類型。
移植后,生長環(huán)境要求為:溫度17 ~ 20℃,生長停止在10℃以下。避免強光照射,光線強度應小于25000勒克斯,夏季應注意遮陽。放入盆中后,應澆一次水,一周后幼苗可施肥,并應經(jīng)常施用薄肥。詢問澆水是干的還是濕的。在栽培中,可以通過捏來控制株高。當幼苗高度為10厘米時,應進行摘心和摘心,以促進發(fā)芽和長出新的枝條。打頂后10 ~ 15天內(nèi)噴施0.05% ~ 0.1% B9溶液2 ~ 3次左右,株高控制在10 ~ 15cm。目前,市場上許多矮化品種不需要摘心或噴施矮壯素。這種植物可以在花期結(jié)束時通過修剪來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