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標準的分類和分級
4-1分級分類:
①國家標準GB ②行業(yè)標準YB ③地方標準 ④企業(yè)標準Q/CB
4-2 分類:
①產(chǎn)品標準 ②包裝標準 ③方法標準 ④基礎(chǔ)標準
4-3 標準水平(分三級):
Y級:國際先進水平 I級:國際一般水平 H級:國內(nèi)先進水平
4-4國標
GB1220-84 不銹棒材(I級) GB4241-84 不銹焊接盤園(H級)
GB4356-84 不銹焊接盤園(I級) GB1270-80 不銹管材(I級)
GB12771-91 不銹焊管(Y級) GB3280-84 不銹冷板(I級)
GB4237-84 不銹熱板(I級) GB4239-91 不銹冷帶(I級)
物理性能編輯
抗拉強度 σb (MPa)≥520
304不銹鋼圖冊(6張)
條件屈服強度 σ0.2 (MPa)≥205
伸長率 δ5 (%)≥40
斷面收縮率 ψ (%)≥60
硬度:≤187HBW;≤90HRB;≤200HV
密度(20℃,g/cm3):7.93
熔點(℃):1398~1454
比熱容(0~100℃,KJ·kg-1K-1):0.50
熱導率(W·m-1·K-1):(100℃)16.3,(500℃)21.5
線脹系數(shù)(10-6·K-1):(0~100℃)17.2,(0~500℃)18.4
電阻率(20℃,10-6Ω·m):0.73
縱向彈性模量(20℃,KN/mm2):193[1]
產(chǎn)品標準編輯
對于304不銹鋼來說,其成份中的Ni元素非常重要,直接決定著304不銹鋼的抗腐蝕能力及其的價值。
304中最為重要的元素是Ni、Cr,但是又不僅限于這兩個元素。具體的要求由產(chǎn)品標準規(guī)定。材料分析隨著激光切割技術(shù)的發(fā)展,激光切割運用的領(lǐng)域也越來越廣泛,適用的材料也越來越多。行業(yè)常見判定情況認為只要Ni含量大于8%,Cr含量大于18%,就可以認為是304不銹鋼。這也是為什么業(yè)內(nèi)會把這類不銹鋼叫做18/8不銹鋼的原因。其實,相關(guān)的產(chǎn)品標準對304有著非常清楚的規(guī)定,而這些產(chǎn)品標準針對不同形狀的不銹鋼又有一些差異。下面是一些常見的產(chǎn)品標準與測試。
要想確定一個材料是不是304不銹鋼,必須滿足產(chǎn)品標準中每一個元素的要求,只要有一個不符合,就不能叫做304不銹鋼。
1、ASTM A276(Standa Specification for Stainless Steel Bars棒材 and Shapes型材)
304
C
Mn
P
S
Si
Cr
Ni
要求,%
≤0.08
≤2.00
≤0.045
≤0.030
≤1.00
18.0–20.0
8.0-11.0
2、ASTM A240(Chromium and Chromium-Nickel Stainless Steel Plate板材,Sheet片材, and Strip帶材 for Pressure essels and for General Applications)
N
≤0.07
≤0.75
17.5–19.5
8.0–10.5
≤0.10
3、JIS G4305(cold-rolled 冷軋stainless steel plate板材, sheet片材 and strip帶材)
SUS 304
8.0-10.5
4、JIS G4303 (Stainless steel bars不銹鋼棒)
以上四個標準只是常見的幾個標準,其實ASTM和JIS中有提到304的不止這幾個標準。主要用于高溫應用,高溫應用要求材料有強的化性,以防止在較低溫度的粒間腐蝕。每個標準其實對304的要求不盡相同,所以要想確定一個材料是不是304,準確的表達方式應該說是否符合某個產(chǎn)品標準中的304要求。材質(zhì)證明書一般要出具以下類型報告:
加工方法編輯
蝕刻法
蝕刻加工法,是在不銹鋼表面采用絲網(wǎng)印刷耐酸保護膜,然后用氯化亞鐵液蝕刻,形成藝術(shù)圖案的。
噴彩法
噴彩法是在絲網(wǎng)印刷后噴射色料顆粒,構(gòu)成梨皮樣表面,形成藝術(shù)圖案的。
工藝過程
不銹鋼制品的噴色美術(shù)加工法的工藝過程是:不銹鋼制品→絲印→蝕刻→堿處理→絲印→氧化著色→堿處理→成品。
不銹鋼制品的蝕刻美術(shù)加工法工藝過程是:不銹鋼制品→絲印→蝕刻→堿處理→氧化著色→成品。
不銹鋼的化學著色法,不使用顏料及染料,而是把不銹鋼浸泡在加溫的鉻溶液中,進行化學著色,其特點是耐食品性好。這種加工方法中所使用的油墨,要有非常強的耐酸性,一般使用與處理工藝相適應的具有特殊性能的UV硫化油墨。
數(shù)控切割機床
由三部分組成,即工作臺(一般為精密機床)、光束傳輸系統(tǒng)(有時稱外光路,即激光器發(fā)出的光束到達工件前整個光程內(nèi)光束的傳輸光學、機械構(gòu)件)和微機數(shù)控系統(tǒng)。按切割柜與工 作臺相對移動的方式,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在切割過程中,光束(由割炬射出)與工作臺都移動,一般光束沿Y向移,工作臺在X向移。
(2)在切割過程中,只有光束(割炬)移動,工作臺不移動。
(3)在切割過程中,只有工作臺移動,而光束(割炬)則固定不動。
五軸機
工業(yè)生產(chǎn)中有時遇到需要切割三維立體構(gòu)件的問題,而一般的二軸、三軸激光切割機只能切割二維平面工件,這就需要裝備有機械手的切割機,即五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