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導管的構(gòu)造和使用規(guī)定
1、導管壁厚不宜小于3mm,直徑宜為200~250mm;直徑制作偏差不應超過2mm,導管的分節(jié)長度可視藝 要求確定,底管長度不宜小于4m,其他每節(jié)長度2.53m,接頭宜采用雙螺紋方扣快速接頭;
2、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試壓,試水壓力可取為0.6~1.0MPa;
3、每次灌注后應對導管內(nèi)外進行清洗。
如何避免灌灰導管在灌注混凝土時堵塞問題。
避免灌灰導管法蘭盤處不滲漏水:制作導管時,應著重解決焊縫的質(zhì)量問題,導管各部位焊縫也一定要嚴格要求;法蘭盤平面與導管的軸線要求嚴格垂直(成90度角),否則各節(jié)導管相接時,整個導管不成直線,施工時容易被折而出現(xiàn)滲漏。為了保持法蘭盤位置正確和防止焊接時變形,焊制可在te制的胎具上進行。在施工前,不論是新制導管還是舊導管都必須進行水密、承壓、抗拉等實驗,發(fā)現(xiàn)漏水問題應及時補焊或拆換。
導管內(nèi)過球應順暢。符合要求后,在導管外壁用明顯標記逐節(jié)編號并標明尺度。導管應配備總數(shù)20%~30%的備用導管。
導管可在鉆孔旁預先分段拼裝,在吊放時再逐段拼裝。分段拼裝時應仔細檢查,變形和磨損嚴重的不得使用。導管內(nèi)壁和法蘭表面如粘附有灰漿和泥砂應擦拭干凈。
導管吊放時宜用兩根鋼絲繩分別系吊在下端一節(jié)導管的兩個吊耳上,并沿導管每隔5m左右用鐵絲將導管和鋼絲繩捆扎在一起。
灌注過程中導管提升不動,或灌注完成后導管拔不出來,統(tǒng)稱為埋管。常因?qū)Ч苈裰眠^深所致。施工規(guī)范要求在混凝土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范圍內(nèi),導管的zui佳埋深應根據(jù)砼的坍落度、初凝時間等參數(shù)進行確定。若已成埋管故障,處理方法宜采用插入一直徑稍小的護筒至已灌注混凝土中,用吸泥機吸出混凝土表面的泥渣,之后派潛水工下至混凝土表面在水下將導管齊混凝土表面切斷,拔出安全護筒,重新下放導管灌注,該樁灌注完成后,上下斷層間應予以補強;補強方法參見下節(jié)論述。若樁徑過小,潛水工無法下到孔底工作時,可在吸出混凝土表面的泥渣后,采用輸送直徑100~150mm且水下連接一段鋼管的混凝土泵,泵送余下的混凝土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