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英雄排座次
李逵被史文恭一箭射中腳踝被焦挺所救。后梁山大軍趕到,花榮射殺曾家長子曾涂。史文恭跨夜照玉獅子馬迎戰(zhàn),秦明落馬,林沖、花榮殺出救下秦明。
雙方混戰(zhàn)后,曾家二子死去,曾太公懊悔不已,與梁山講和,宋江要曾家交出史文恭否則誓不罷休。時遷扮作小販,探明路上陷阱,并設下標記,梁山大軍隨之潛行夜襲,史文恭與曾家兄弟倉促上陣。曾密被魯智深禪杖。
武松等人殺進了曾家府抬頭一看曾長官已而死。史文恭射殺曾魁,逃出重圍,在路上遇埋伏的盧俊義,終被盧生擒。梁山大勝而歸,以史文恭人頭祭奠晁蓋,宋江正式坐了 ,頭領(lǐng)亦排次序,改聚義廳為忠義堂。
耿純計殺劉揚平真定
劉揚得了大脖子 ,欲以此惑眾,與綿曼賊相(綿曼,縣名,屬真定國,故城在今恒州石邑縣西北,俗音訛,謂之“人文’’,故城也)。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光武遣騎都尉陳副、游擊將軍鄧隆召征劉揚,劉揚閉門不納陳副、鄧隆等。于是復遣耿純持節(jié),行敕令于幽、冀,所過之處并使其慰勞王侯。
但又密敕耿純說:“劉揚若見,因而收之’’(《后漢書·耿純傳》)。耿純從吏士百余騎與陳副、鄧隆相會于元氏,俱至真定,止于傳舍。劉揚稱 不謁,以耿純真定宗室之出(男子謂姐妹之子為出也),遣使與耿純書,欲相見。耿純回答說:“奉使見王侯牧守,不得先詣,如欲面會,宜出傳舍"(《后漢書·耿純傳》)。時劉揚弟 (林)【臨]邑侯劉讓及從兄劉細(《東觀記》、《續(xù)漢書》“細"作“紺’’)各擁兵萬余人,劉揚自恃眾強而耿純意安靜,即從官屬詣之,兄弟并將輕兵在門外。劉揚入見耿純,耿純接待以禮敬,因延請其兄弟,皆入傳舍,于是閉閣悉誅之,因勒兵即出。真定震怖,無敢動者。光武帝憐劉揚、劉讓反謀未發(fā),乃并封其子,復其故國。
醉鬧五臺山
趙員外吩咐莊客收拾了衣物、盤纏、禮物、供品。次日一早,趙員外請莊客挑了擔子,與魯達望五臺山而去。到了山下,兩乘轎子把二人抬上山。二人下了轎,坐到山門外亭子里,智真長老引著一班和尚迎出來。進了方丈,智真和趙員外落座,趙員外命莊客獻上禮物、供品,向智真說明來意。長老喚來首座、維那,商量剃度魯達。眾僧都說魯達目露兇光,不似出家人模樣,只恐日后禍及山門。趙員外早編好一通謊話,說魯達是軍官出身,兩軍陣前過多,如今,立地。長老焚了一炷香,入定了。一盞茶時,長老醒來,說:“此人上應天星,心地剛直,雖然眼下兇頑,日后必成正果,你們都不及他?!?
長老選了個黃道吉日,鳴鐘擊鼓,齊集眾僧。趙員外取出銀錠、信香,向法座拜了長老。長老宣疏已罷,維那去了魯達頭巾,把頭發(fā)分作九路綰了,由凈發(fā)人剃了。魯達不愿教剃胡須,長老喝令:“盡皆剃去!”凈發(fā)人一刀下去,盡皆剃了。長老拿過度牒,說:“靈光一點,價值千金,佛法廣大,賜名智深?!?
長老賜罷法名,僧填好度牒,交與魯智深收起來。長老又讓智深穿上法衣僧鞋,為他摩頂受戒,說:“一要皈依佛性,二要皈奉正法,三要皈敬師友,此是三皈。五戒者:一不要殺生,二不要偷盜,三不要,四不要貪酒,要妄語。”智深說:“灑家曉得了。”引得眾僧哄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