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遵循“大穴大肥”的原則,在每個定植內(nèi),施入基肥;為了避免肥料與定植苗的根部直接接觸,要適當覆蓋一層表土,只留下20厘米左右深度。將定植苗的根部全部掩埋進去,再適當?shù)剡M行提苗后,輕輕地踩實定植苗周圍的松土。
注意:定植前,要適當剪去過長和過密的枝梢,將過長的須根剪短,再蘸上黃泥漿。砧木接口放在背風方向,以防吹折,而且有利于接口愈合。
定植時,一定要把苗木扶直,使細根舒展,將細土逐漸填入根部,用棒搗實,隨填土隨搗實。在填土到一半時,施入焦泥灰,再填土壓實。上層的覆土厚度,要高于地面20cm左右,并使苗木的嫁接口,露出土表為度。苗木定植后,應澆足定根水。澆水后,蓋一層松土,鋪地膜,以減少水分的蒸發(fā)。
楊梅主要生長在我國長江以南海南島以北的溫帶地區(qū),因此其生長的環(huán)境溫度的年平均維持在16攝氏度左右。另外楊梅的根系發(fā)達深入地下,因此耐旱能力較強,但是因為其茂盛的枝葉對水分的需求量也比較高。楊梅生性喜陰劇烈的日照會造成生長的不利,所以要種植在日照時間不長大多時間處于蔭蔽的環(huán)境。往往你會發(fā)現(xiàn)種植楊梅的地區(qū),山頂上結(jié)出的果實沒有山谷結(jié)出的果實飽滿香甜。
對于土壤的要求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同一般的植物一樣選擇土層厚實肥沃,土質(zhì)松軟透氣,排水性良好的沙壤土好,更加有利于楊梅在各個階段的生長發(fā)育。
1材料與方法1.1試驗地點和材料試驗地塊設(shè)在蘭溪市馬澗鎮(zhèn)前余楊梅專業(yè)合作社果園內(nèi),面積0.53hm2。屬東亞副熱帶季風區(qū),年平均氣溫17.6℃,年平均降水1476.5mm,年日照總時數(shù)1766.2h,年平均相對濕度76%,年平均無霜期264天。試驗區(qū)海拔50m,坡度35°,土壤為紅黃壤。試驗材料為15年生荸薺種和東魁楊梅,樹高4m,冠幅5m×5m,株行距約6~7m×7m,同一品種樹勢相對一致,大棚采用鋼架結(jié)構(gòu),大小依山勢而建,頂高5m,肩高3.5m,采用7絲塑料薄膜覆蓋。
4、枝梢(1)枝梢生長:楊梅的枝梢生長分春夏秋三個高峰期,枝條節(jié)間短而脆,開花結(jié)果靠春梢和夏梢。春梢一般抽生于上年生而當年未結(jié)果的春梢或夏梢上。夏梢多在當年的春梢和采果后的結(jié)果枝上抽生,少數(shù)在上年生枝上抽生。秋梢大部分于當年的春梢與夏梢上抽生。生長充實的春夏梢當年腋芽分化為花芽成為結(jié)果枝。(2)枝梢類型:依性質(zhì)分為徒長枝、普通生長枝、雄花枝、結(jié)果枝四種。徒長枝生長直立,長度在30cm以上,節(jié)間長,生長不充實,芽不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