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用內徑千分尺測量測量孔徑方法
用內徑千分尺測量測量孔徑方法:將其測量觸頭測量面支承在被測表面上,調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側的測量面在孔的徑向截面擺動,找出尺寸。然后,在孔的軸向截面內擺動,找出尺寸。此調整需反復幾次進行,后旋緊螺釘,取出內徑千分尺并讀數(shù)。測量兩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時,應沿多方向擺動千分尺,取其尺寸為測量結果。
測量時注意事項:
增大圓錐構件的圓錐角即可
在這樣的內徑測量器中,由于測桿的螺紋部的導程為 0.5mm,因此,測量者在測量很多的大小各異的被測量物時,為了使測量觸頭進退而需要使測桿的螺紋部旋轉許多圈,存在操作性及作業(yè)效率較差這樣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增大圓錐構件的圓錐角即可,例如在使圓錐角為 90 度的情況下,即使測桿轉動與以往相同的旋轉圈數(shù),也能夠使測量觸頭進退以往的大致 2 倍的量。
千分尺的研磨工具有哪些?
對于(O~25)mm的千分尺,可用一只測量上限大于25mm的千分尺尺架作為研磨工具。帶尾錐的螺桿,可把它倒過來旋入千分尺本身螺孔中,利用彎把卡箍裝在螺桿上當作手柄,搖動螺桿研磨。測量上限在25mm以上的千分尺,研磨部位根據(jù)量塊或校對棒對零時由微分筒上的指示認定,利用本身尺架螺孔為研具對研。由于螺桿的工作牙廓位于牙形右側,所以研磨時如果向右(棘輪方向)對螺桿施以拉力,則會加速研磨過程,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由于螺紋常見兩側均有磨損,如果修理時只磨一側,雖可使螺距符合要求,但會產生較大的半角誤差,降低千分尺的耐磨性。因此,為了保持牙形的正確性,拉力不應太大,也可同時加以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