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壓力容器的內部檢驗
內部檢驗是在壓力容器停運時檢驗,其檢驗內容有: (1)外部檢驗的全部項目。 (2)結構檢驗。重點檢查的部位有:筒體與封頭連接處、開孔處、焊縫、封頭、支座或支承、法蘭、排污口。 (3)幾何尺寸。凡是有資料可確認容器幾何尺寸的,一般核對其主要尺寸即可。對在運行中可能發(fā)生變化的幾何尺寸,如筒體的不圓度、封頭與簡體鼓脹變形等,應重點復核。 (4)表面缺陷。主要有:腐蝕與機械損傷、表面裂紋、焊縫咬邊、變形等。應對表面缺陷進行認真的檢查和測定。 (5)壁厚測定。測定位置應有代表性,并有足夠的測定點數。 (6)材質。確定主要受壓元件材質是否惡化。由于焊縫金屬中氫的溶解度突然下降,擴散能力提高,氫就向近縫區(qū)的奧氏體中擴散。 (7)保溫層、堆焊層、金屬襯里的完好情況。 (8)焊縫埋藏缺陷檢查。 (9)安全附件檢查。 (10)緊固件檢查。
超壓泄放裝置的設置
1.應將超壓泄放裝置設置在壓力容器本體或其附屬管線上容易檢查、修理的部位。安全閥的閥體處于垂直方向。
2.全啟式安全閥裝置必須裝在氣相空間。用于液體的安全閥出口管工程直徑至少為15mm.。
3.容器與泄放裝置之間一般不得設置中間截止閥。對于連續(xù)操作的容器,可在與泄放裝置之間設置截止閥檢修用。該截止閥應具有鎖住機構,在容器正常工作期間,截止閥必須處于全開的位置并被鎖住。
4.泄放裝置的結構應有足夠的強度,能承受該泄放裝置泄放時所產生的反力。
壓力容器安裝中冷裂紋產生原因
淬火作用近縫區(qū)或焊縫上所形成的冷裂紋與金屬相變過程中力學性能的急劇變化和復雜的應力狀態(tài)有關。冷裂紋主要發(fā)生在中碳鋼、高碳鋼和高強度鋼中。這類鋼的主要特點是易于淬火,形成脆硬的馬氏體組織。特別是在焊接條件下近縫區(qū)的加熱溫度很高,熔合線附近則在1350℃以上,使奧氏體嚴重過熱,晶粒顯著長大。由金屬學可知,晶粒粗大的奧氏體更容易淬火,轉變?yōu)榇执蟮鸟R氏體組織,使近縫區(qū)金屬性能變壞,特別是塑性下降,脆性增加。4.泄放裝置的結構應有足夠的強度,能承受該泄放裝置泄放時所產生的反力。這時在復雜的焊接應力的作用下,就會發(fā)生冷裂紋。
氫的作用在焊接高溫下,一些含氫的化合物分辨析出原子狀態(tài)的氫,大量的氫溶解于熔池金屬中。隨著熔池溫度的下降,氫在金屬中的溶解度急劇降低。但焊接熔池的冷卻速度很快,氫來不及逸出而殘留在焊縫金屬中。氫在奧氏體和鐵素體中的溶解度及擴散能力也有顯著差別。通常焊縫金屬的碳當量總比母材低一些,因而焊縫在較高溫度下就發(fā)生奧氏體分解,這時近縫區(qū)還尚未發(fā)生奧氏體轉變。由于焊縫金屬中氫的溶解度突然下降,擴散能力提高,氫就向近縫區(qū)的奧氏體中擴散。這樣就使近縫區(qū)聚集了大量的氫。1)工作壓力,多指在正常操作情況下,容器頂部可能出現的極限壓力。隨著溫度的下降,安裝近縫區(qū)的奧氏體發(fā)生轉變時,溫度已經很低,氫的溶解度更低,而且擴散能力也已很微弱。于是氫便以氣體狀態(tài)進到金屬的細微孔隙中并造成很大的壓力,使局部金屬產生很大的應力,從而形成冷裂紋。
綜上所述,壓力容器安裝產生冷裂紋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金屬的脆化;一個是焊接應力的作用。如有問題,歡迎來電咨詢。
壓力容器的品種劃分
壓力容器安裝器按照生產工藝過程中的作用原理,分為反應壓力容器、換熱壓力容器、分離壓力容器、儲存壓力容器。具體劃分如下:
(1)反應壓力容器(代號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質的物理、化學反應的壓力容器,如反應器、反應釜、分解鍋、硫化罐、分解塔、聚合釜、高壓釜、超高壓釜、合成塔、變換爐、蒸煮鍋、蒸球、蒸壓釜、煤氣發(fā)生爐等。
(2)換熱壓力容器(代號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質的熱量交換的壓力容器,如管殼式余熱鍋爐、熱交換器、冷卻器、冷凝器、加熱器、消毒鍋、染色器、烘缸、蒸炒鍋、預熱鍋、溶劑預熱器、蒸鍋、蒸脫機、電熱蒸汽發(fā)生器、煤氣發(fā)生爐水夾套等。
(3)分離壓力容器(代號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質的流體壓力平衡緩沖和氣體凈化分離的壓力容器,如分離器、過濾器、集油器、緩沖器、洗滌器、吸收塔、銅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儲存壓力容器(代號C,其中球罐代號B):主要是用于儲存、盛裝氣體、液體、液化氣體等介質的壓力容器,如各種型式的儲罐。
在一種壓力容器中,如同時具備兩個以上的工藝作用原理時,應當按工藝過程中的主要作用來劃分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