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的特點是具有特高的硬度,高的磁飽和(約為1T),高磁導率和高電阻率等特性;缺點是磁性對成分的起伏非常敏感,較脆,加工性能較差。該合金主要用于音頻和視頻磁頭。鐵鎳合金鎳含量為30%~90%的鐵鎳合金,常稱坡莫合金。在這一成分范圍內(nèi),通過加入適量的合金化元素,并采用適當工藝,可獲得高導磁、恒導磁、恒矩磁等不同磁特性的軟磁合金。坡莫合金具有很高的塑性,可以冷軋成1μm的超薄帶,是使用領(lǐng)域的一類軟磁合金。
四十年代后期電子工業(yè)迅速發(fā)展,印刷線路耗用銅箔量劇增,其厚度則相繼降為0.15、0.13、0.105、0.07、0.05和0.035毫米。六十年代后電子設(shè)備日趨微型化,密度印刷線路的刻線寬度和線間距已縮到0.15~0.2毫米,為減少腐蝕時側(cè)蝕,銅箔厚度又降到18微米以下,直至以厚7.6微米“布朗銅箔”為代表的厚5一10微米的極薄銅箔。我國銅箔生產(chǎn)始于六十年代,厚35~50微米的,其寬度有半米及一來兩種,極薄銅箔的生產(chǎn)則剛剛起步。
以鎳為基加入其他合金元素組成的重有色金屬材料。為了進一步提高鎳的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滿足科學技術(shù)和工業(yè)發(fā)展的要求,需在鎳中添加適量的合金元素。屬于重有色金屬材料的鎳合金主要有電真空用鎳合金、熱電偶用鎳合金、蒙乃爾合金、鎳鈹合金和合成金剛石用鎳基觸媒合金等。鎳合金的鑄錠或鑄件主要采用真空熔鑄法生產(chǎn)。鑄錠首先經(jīng)熱軋、擠壓或鍛造開坯、經(jīng)中間熱處理后再進行軋制或拉伸,加工成所需的成品。有些鎳基高溫合金直接使用鑄件或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成所需的零件使用。

合金的許多性能優(yōu)于純金屬,故在應(yīng)用材料中大多使用合金(參看鐵合金、不銹鋼)。
合金的通性
各類型合金都有以下通性:
(1)多數(shù)合金熔點低于其組分中任一種組成金屬的熔點;
(2)硬度一般比其組分中任一金屬的硬度大;(特例:鈉鉀合金是液態(tài)的,用于原子反應(yīng)堆里的導熱劑)合金的導電性和導熱性低于任一組分金屬。利用合金的這一特性,可以制造高電阻和高熱阻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