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催化燃燒工藝原理
催化燃燒是典型的氣—固相催化反應,它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其在較低的起燃溫度250~350℃下進行無焰燃燒,在固體催化劑表面有機物質發(fā)生氧化,同時產生CO2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熱量,因其氧化反應溫度低,所以大大地抑制了空氣中的N2形成高溫NOx有機廢氣通過風機進入催化燃燒設備的旋轉四通閥,,進而通過陶瓷材料填充層(底層)預熱達到催化氧化所設定的溫度后,這時其中部分污染物氧化分解;廢氣繼續(xù)通過加熱區(qū)升溫,并維持在設定溫度;其再進入催化層完成催化氧化反應,即反應生成CO2和H2O,并釋放大量的熱量,以達到預期的處理效果。它以催化燃燒代替?zhèn)鹘y(tǒng)的火焰燃燒方式,燃燒室溫度被降至1500℃以下,能夠有效地抑制熱效應NOX生成反應的發(fā)生。
節(jié)能環(huán)保催化燃燒設備
廢氣的主要成分來決定選擇的廢氣處理工藝,不同的廢氣需要不同的廢氣處理設備來有效處理,例如噴漆廠由于廢氣中含有顆粒、粉塵和油煙則需要選擇噴淋塔先進行預處理使廢氣中的漆霧被清除下來,再經過UV光解或等離子廢氣處理設備處理后,達到排放標準。
二、風量的大小,是選擇廢氣處理設備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設備處理風量小于實際風量,則會造成部分廢氣未經過處理就排放了,達不到排放標準;相反,處理風量大于實際風量,則會造成不必要的處理費用,增加運行的成本,所以需根據實際的風量來選擇合適的廢氣處理設備型號。因為催化劑都有一個催化活性溫度,對催化燃燒來說稱催化劑起燃溫度,必須使廢氣和床層的溫度達到起燃溫度才能進行催化燃燒,必須設置預熱裝置。
催化燃燒系統(tǒng)廢氣濃度控制的重要性
合適的廢氣濃度可以保證催化燃燒系統(tǒng)安全的處理廢氣,同時有利于延長設備和催化劑的使用壽命。
濃度過低:大量的能量用于加熱空氣,能耗高,反應放熱不足以維持系統(tǒng)的自熱燃燒,這種工況建議對廢氣進行濃縮。
濃度過高:燃爆風險;溫升過高,燃燒溫度過高(長時間高于600度),對設備和催化劑都有傷害,這種工況建議加新風稀釋廢氣至危險下限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