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冷卻水量=主機制冷量(KW)×1.2×1.25×861/5000(m3/h)
、冷卻水量=主機冷凝器熱負荷(kcal/h)×1.2/5000(m3/h)
冷卻水量=主機冷凝器熱負荷(m3/h)×1.2(m3/h)
冷卻水量=主機制冷量(冷噸)×0.8(m3/h)
冷卻水量=主機蒸發(fā)器熱負荷(kcal/h)×1.5×1.25/5000(m3/h)
冷卻水量=主機蒸發(fā)器熱負荷(m3/h)×1.2×1.25(m3/h)
冷卻水量=主機蒸發(fā)器熱負荷(冷噸)×1.2×1.25×3024/5000(m3/h)
安裝前用戶需根據(jù)冷卻塔基礎圖上的塔腳步位置,把基礎搞好,且予留澆灌孔或預埋鐵板。將冷卻塔腳在同一水平面上,固定于基礎上。并支腳柱及進出水管,軸心線應垂直于基礎面上,上、中殼體間應用螺絲,定位。
對于分塊拼裝的塔體,要求保證塔體拼裝直徑,和上,下平整,塔底水密良好。
風機試轉正常后,應將電動機的接線盒用環(huán)氧樹脂或其它防潮材料密封,以防電機受潮而燒毀。風機運行方向為順時針向上抽風,出口處一般不宜加蓋或搭棚。
常規(guī)冷卻塔有圓形和方形塔。熱廢水由配水系統(tǒng)均勻灑下,在淋水裝置的板面上形成薄水膜,或在板間形成細小水滴,與空氣接觸,因蒸發(fā)和傳熱而冷卻。冷卻水匯于塔下的集水池后再排走。
氣流的產生方式有三種:開放式、風筒式、機力式。開放式冷卻塔的塔體四周裝有百葉窗,依靠橫向吹過的自然風而冷卻水。風筒式冷卻塔的塔體頂部建有很高的抽風筒,依靠塔內外空氣密度差造成的抽力而通風,氣流由塔底進入,通過淋水裝置,由塔頂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