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納克碳硫儀紅外吸收法測定增碳劑中碳硫
為了提高產(chǎn)品質量, 降低鋼水中 C 的成分偏差, 獲得優(yōu)量鑄鋼, 爐外準確定 C 和調 C 是低成本效率較高生產(chǎn)的一種很好的方法。 即通過添加特定的增碳劑改變鋼包中的鋼水碳含量, 調整鋼號。 增碳劑的主要成分是碳, 產(chǎn)品主要技術指標包括 Wc。 增碳劑中硫含量對高爐生產(chǎn)中生鐵質量有直接關系。 其中硫含量越低生鐵含硫量也越低, 同時可以減輕爐渣的脫硫負擔, 減少熔劑使用量, 降低渣量。 從而降低消耗, 改善爐況。因此增碳劑中硫含量的測定是十分必要的。 有關行業(yè)標準也對增碳劑中硫含量都作出了較嚴格的限制。使用管式紅外法對增碳劑中的碳硫同時測定, 方法可靠, 滿足生產(chǎn)需求。
高頻燃燒紅外吸收光譜法測定鎢中超低碳:比重鎢合金(高密度鎢合金)是以鎢為基體(鎢含量為85%-98%),加 入 少 量 的Ni、Cu、Fe、Co、Mo、Cr等元素組成的合金體系,一般分為W-Ni-Cu和W-Ni-Fe兩大系列。這類合金具有一系列優(yōu)異的物理機械性能,如強度高、硬度高、延性好、韌性強、熱膨脹系數(shù)小、導電導熱性強、抗腐蝕和抗1氧化性強、機加工和可焊性強等。因此,在科學領域、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中已得到廣泛的應用 。 在生產(chǎn)飛機配重塊和屏蔽件等產(chǎn)品時,發(fā)現(xiàn)當基體鎢或高比重鎢合金中的碳含量超過某個值(約幾十ug/g)后,會導致產(chǎn)品中產(chǎn)生空隙,即密度達不到美國材料與試驗協(xié)會ASTM的要求,因此需要檢測鎢和鎢基混合物(用來制造高比重鎢合金) 中的碳含量。鑒于高頻紅外法的很多優(yōu)點,故采用納克高頻紅外碳硫儀對鎢及鎢基混合物中的碳進行測定。由于要求測定的樣品中碳含量較低,為了得到準確的測定結果,試驗中對工作曲線的選擇、空白值、樣品稱樣量、助熔劑等做了詳細的試驗,試驗效果令人滿。
CS-2800/3000日常操作
1.通氣:打開氮氣和氧氣氣瓶上的調壓閥,將輸出壓力調至0.2~0.3Mpa之間;
2.通電:打開主機電源,至少預熱1小時;打開計算機電源;
3.進入軟件:當儀器通氣預熱1小時達到穩(wěn)定后,點擊電腦桌面上的軟件圖標,進入軟件操作界面,然后在“設備”菜單中選擇“開高頻電源”預熱300秒;
4.儀器預操作:在燃燒爐上放一空坩堝,并在“樣品重量”處輸入任意重量,然后點擊“開始”,等一個分析過程結束后觀察基線,重復空燒2到3次,如果基線穩(wěn)定則再分析3個廢樣以使氣路對硫的吸附提前飽和,然后可進行正式分析;
5.稱樣:在天平上稱好樣品,并在軟件中輸入“樣品名稱”、“樣品重量”和“鎢粒重量”(如果天平已用數(shù)據(jù)線與計算機連接,則選擇“自動讀數(shù)”,就不用手動輸入重量了);
6.分析:將稱好樣的坩堝放在燃燒爐的坩堝托上,點擊“開始”,則自動關爐,分析開始,等分析結束自動開爐后,更換坩堝,重復3、4步即可;
7.關機:關閉儀器時,首先在“設備”菜單中選擇“關高頻電源”,然后退出軟件關閉計算機和碳硫主機電源,再關閉氮氣和氧氣。
鈦合金中的碳分析:氧、氮、碳和氫是鈦合金的主要雜質。氧和氮在α相中有較大的溶解度,對鈦合金有顯著強化效果,但卻使塑性下降。通常規(guī)定鈦中氧和氮的含量分別在0.15~0.2%和0.04~0.05%以下。氫在α相中溶解度很小,鈦合金中溶解過多的氫會產(chǎn)生氫化物,使合金變脆。通常鈦合金中氫含量控制在0.015%以下。氫在鈦中的溶解是可逆的,可以用真空退火除去。納克碳硫儀和氧氮氫分析儀可以準確快速分析鈦合金中的氧、氮、碳和氫含量,確保鈦合金產(chǎn)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