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椰子樹——蟲害防治
椰子樹常見的病害有瀉血病、二瘤犀甲、紅棕象甲、椰圓蚧、紅脈穗螟等。瀉血病是椰子樹的常見病害,危害樹干。發(fā)病后,樹干縱裂,流出紅褐色或銹色液體。通常挖去病組織后涂抹波爾多液煤焦油。二瘤犀甲癥狀表現為成蟲鉆入椰樹頂梢取食未開放的心葉,嚴重時可導致整株亡。防治方法:在害蟲發(fā)生時用噴霧。椰圓蚧表現為雌成蟲和若蟲附著在椰樹葉片背面或果上吸取汁液,被害葉正面黃色褪綠不規(guī)則斑,嚴重時整葉發(fā)黃,被害果發(fā)育不良。一年發(fā)生7-12代。初孵若蟲向新葉或果上爬動,爾后固定在葉背面或果上吸汁危害。防治方法:在發(fā)生時噴亞硫磷、辛硫磷、伏殺硫磷、石硫合劑、戊菊酯噴霧。紅脈穗螟表現為幼蟲危害椰子樹花穗及幼果,使之落花結果。一年發(fā)生10代,雌成蟲產卵于椰樹雄花上,幼蟲孵出后即以其為食。后大多數幼蟲隨雄花下落,如落到雌花上或幼果上即蛀食危害。該蟲主要在椰子樹開花前后一段時間危害幼果,而謝花后很少見其危害。防治方法:開花前后噴除蟲菊酯類噴霧。
椰子樹——椰子的主要價值
椰子屬植物類有機果實,無污染,含豐富維生素B、C、鈉、蛋白質、氨基酸和復合多糖物質。椰子內有汁可飲,能做飲料。椰子水富含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促進細胞再次生長,明目健胃醒酒,甘甜解暑(瓊崖縱隊曾將椰子水代替葡萄糖水注入靜脈維持生命)。果肉白色,可以食也可榨油,營養(yǎng)豐富。果皮纖維可結網,樹干可做建筑用材料,樹皮有藥用價值。
你們知道椰子樹源產自哪里嗎?
椰子樹原產于亞洲東南部、印度尼西亞至太平洋群島,為國廣東南部諸島及雷州半島、海南、臺灣及云南南部熱帶地區(qū)均有栽培。品種主要有綠椰、黃椰和紅椰三種,在長期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中,形成許多類型和變種,現常以栽培品種角度分析、鑒別認為有野長的種和栽培種,其中栽培品種中又可分為高種、矮種和雜交種。
椰子樹有哪些價值呢?
1、藥用價值:椰子性味甘、平,入胃、脾、大腸經,果肉具有補虛強壯、消疳殺蟲的功效,久食能令人面部潤澤、益人氣力及耐受饑餓,治小兒滌蟲、姜片蟲病。椰水具有滋補、清暑解渴的功效,可針對于暑熱類渴、津液不足之口渴。椰子殼油治癬,療楊梅瘡。
2、經濟價值:椰子綜合利用產品有360多種,具有極高的經濟價值,全株各部分都有用途,椰子可生產不同的產品,被充分利用于不同行業(yè),是熱帶地區(qū)的可再生、綠色、環(huán)保型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