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1、加強增氧,使塘口水體有充足的溶氧,以促進亞的轉化。 2、全塘口潑灑亞降解劑并結合增氧劑共同使用; 3、使用降氨劑或者沸石粉以降解水中的氨氮,減少氨氮向亞的轉化,減少其濃度。 4、全池潑灑有益微生物制劑,維持生態(tài)平衡; 5、在餌料中經(jīng)常添加Vc、Ve(每公斤1-2克)來增加蝦的抗應激、降低亞的危害。塘可用生石灰粉或草木灰撒在青泥苔上,使它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對已經(jīng)放養(yǎng)的池塘,可用0.7-1PPM的硫酸銅全池潑灑殺滅殺滅后應及時抬高水位、追施肥料,提高水體的肥度,使透明度在20-30㎝,減少陽光射入池塘底部量
(1)清淤、干塘。每年養(yǎng)殖結束后,進行清淤、干塘,曝曬池底,使用生石灰、強氯精、漂等對池底徹底消毒,可去除氨氮,增強水體對pH值的緩沖能力,保持水體微堿性。2)加換新水。換水是快速、有效的途徑,要求加入的新水水質良好,新水的溫度、鹽度等盡可能與原來的池水相近。加強投飼管理。選用蛋白原料,使用具有更高氨基酸消化率的飼料,避免過量投喂,提高飼料的能量、蛋白比,并在飼料中定期添加“EM菌”及“活性母”,“ EM菌”及“活性母”可調整水生生物腸道菌群平衡,產(chǎn)生酵母菌素,通過改善水生生物對飼料的利用率而間接降低水中氨氮等有害化學物質的含量。
其他措施。合理的放養(yǎng)密度,定期檢測水質指標,施用沸石粉吸附氨氮(1g沸石可除去8.5mg總氨氮), 多開增氧機,使用磷肥來刺激藻類生長,吸收氨氮, 控制水體pH在7.6-8.5之間,不讓池塘的pH值過高, 目前較理想的處理方案:一是晴天上午施用沸石粉10-15kg/畝.米,2小時后潑灑光合細菌2-4L/畝.米,夜間8-10點施放粒粒氧是天上午潑灑磷肥(過磷酸鈣)5-10斤/畝,第二天上午用降氨靈250-300g/畝.米,浸泡2小時后潑灑,當天夜間施放粒粒氧(主要針對沒有藻色水體)。
肥水法:亞富含氮肥,是藻類生長繁殖的基本營養(yǎng)。加快水體藻類生長繁殖速度,能有效降低亞的濃度。普遍的做法是,使用單細胞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光合作用催化劑、微量元素、硅肥來實現(xiàn)。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塘口亞偏高,說明不缺氮肥。這個時候如果再施氮肥的話會加重水體氮循環(huán)負擔??梢允┝追?,達到以磷促氮的效果。水體透明度要求大于30厘米,如果是因為有機質、碎屑等造成的透明度低應潑灑絮凝凈化劑;未來幾天天氣晴好,氣溫適合藻類繁殖;水體亞濃度0.4毫克/升以下,還未對養(yǎng)殖動物造成影響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