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假山在園林規(guī)劃中的作用是造景,以土、石、水泥等為材料,以自然山水為設計方向并加以藝術的提煉和夸張,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 增添自然生趣,使園林建筑融入到山水環(huán)境中,以在咫尺之內,表現(xiàn)千里之致。
大自然的山水是假山創(chuàng)作的藝術源泉和依據(jù)。假山布置在別墅區(qū)、室內、公園等位置,作為藝術作品,比真山更為概括、更為精煉,可寓以人的思想感情,使之有“片山有致,寸石生情”的魅力。人為的假山又必須力求不露人工的痕跡,令人真假難辨。與中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一脈相承的假山,貴在似真非真,雖假猶真,耐人尋味。
假山面積測量丈量方式
蕪湖綠然小編今天給大家介紹下假山面積測量丈量方式。1、測量方式:測量出假山的平均長、寬、高,下面公式計算:
假山面積={(長x寬) (長x高x2) (寬x高x2)}x(1.5--2.0)。
解釋:第壹個和第二個“2”代表假山高的兩個面,“(1.5--2.0)”代表假山的系數(shù)。假山結構不同,系數(shù)不同,系數(shù)可以通過測量假山部分面積,計算出假山的平均系數(shù)。
2、優(yōu)點:測量方便,計算簡單。
3、缺點:此公式和公式:(長 寬)x高x5,其實都是一個假山前期預算面積的計算方法,存在較大誤差,只能算出大概面積,不能精準的計算出假山實際面積。
假山,按照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為兩大類,真石假山和塑石假山。塑石假山又可以分為水泥假山和GRC假山,不同的假山造型手法不同,下面藝源景觀為大家簡單介紹真石假山造型方法。
所謂假山其實不假,其氣質甚至勝出真山。人說“風景如畫”,意謂畫之景可以取舍,勝于風景,其理一樣。假山造型,輪廊線須有變化,變化中又須求得均衡。
“山不在高1,貴有層次。”(陳從周《說園》)藝術中的層次之美,在于掩映,在于含蓄。堆山堆出有層次感,蕞關鍵的是峰戀要有立體布局。產(chǎn)生前后掩映,似表現(xiàn)出“崇山峻嶺”之感。后面的被前面的遮住有章法,則更能顯示出山的嵯峨之氣勢,甚有力度。
揚州個園之秋山,可謂黃石假山之上品。實而不悶,高峻而又奇險。若說具體手法,則更要重一個“虛”字;注意山形之凹凸變化及洞壑之大小搭配為上。
假山造型宜虛實得體。如蘇州怡園之假山,有峰戀之感,也有洞壑之意;其中虛實之處理,是勝之所在。蘇州獅子林之假山,虛實處理無主次。清代沈三百說它“以大勢觀之,竟同亂堆煤渣,積以苔蘚,穿以蟻穴,全無山林氣勢。”
假山工程的修建有幾種類型?
1、土山
就是不用一石而全用堆土的假山。現(xiàn)在一說假山,好象是專指疊石為山了,其實假山本來就是從土山開始,逐步發(fā)展到疊石的。李漁在其《閑情偶記》中說:“用以土代石之法,既減人工,又省物力,且有天然委曲之妙,混假山于真山之中,使人不能辨者,其法莫妙于此?!蓖辽嚼谥参锷L,能形成自然山林的景象,極富野趣,所以在現(xiàn)代城市綠化中有較多的應用。但因江南多雨,易受沖刷,故而多用草坪或地被植物等護坡。在古典園林中,現(xiàn)存的土山則大多限于整個山體的一部分,而非全山,如蘇州拙政園雪香云蔚亭的西北隅。
2、石山
石山是指全部用石堆疊而成的假山。因它用石很多,所以其體量一般都比較小,李漁所說的“小山用石,大山用土”就是個道理。小山用石,可以充分發(fā)揮疊石的技巧,使它變化多端,耐人尋味,況且在小面積范圍內,聚土為山勢必難成山勢,所以庭院中綴景,大多用石,或當庭而立,或依墻而筑,也有兼作登樓的蹬道的,如蘇州留園明瑟樓的云梯假山等。
3、土石山
這是蕞常見的園林假山形式,土石相間,草木相依,便富自然生機。尤其是大型假山,如果全用山石堆疊,容易顯得瑣碎,加上草木不生,即使堆得嵯岈屈曲,終覺有骨無肉,所以李漁說:“掇高廣之山,全用碎石,則如百衲僧衣,求一無縫處而不得,此其所以不耐觀也?!?《閑情偶記》)如果把土與石結合在一起,使山脈石根隱于土中,泯然無跡,而且還便于植樹,樹石渾然一體,山林之趣頓出。土石相間的假山主要有以石為主的帶(戴)土石山和以土為主的帶(戴)石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