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家里有一尊白瓷做的鰲頭觀音菩薩雕像,除了這種小型的家居菩薩像擺件,那時候家鄉(xiāng)那邊也有供奉觀音菩薩的。但多數(shù)是木頭雕刻的觀音菩薩,再在外面涂上一層金漆,但是這種顏色往往沒過幾年就掉漆了,需要重新再刷一遍。有些條件一般的寺廟場所,則往往是幾十年都沒有好好保養(yǎng)菩薩像,外觀變化明顯。因此石雕觀音菩薩逐漸受到廣大信眾的偏愛。

石雕觀音菩薩中,有白石觀音菩薩像,也有青石觀音菩薩雕像。白觀音我們很能理解,因為平時看到的那么多,以為白石造的觀音菩薩像一定是正常的,而青石做的就有點另類,事實是怎樣的呢?

白觀音從來都是大陸乃至全世界的所有佛教信徒都很能理解的外觀,而采用青石也有其一定的優(yōu)勢。普通的
滴水觀音菩薩雕像、楊柳觀音菩薩雕像等,這些雕工簡單的用白石可以表現(xiàn)出來,但如果遇上騎龍觀音這種,那么用青石才能更好的將游龍的那種神態(tài)刻畫得更加明顯。青石的顏色較深,且相對白石來說更加脆,能夠很好的將一些線條、飾紋表達出來,成品的
青石佛像雕刻,能夠更加鮮明的突出佛像的特點。不過相對白石來說,青石容易出現(xiàn)一些白線,業(yè)內(nèi)常說的假線,這些假線是極度影響佛像外觀的,因此
青石觀音菩薩像一般只有做小型擺件時比較常見,大的雕像還是以白石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