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雕作用青磚質地縝密細膩,無任何孔隙,與普通砌筑用磚截然不同。青磚在制作上歷來就有一套嚴格的規(guī)程,從選泥、入池、沉淀到踩泥、制坯、晾制、燒制直至封窯、浸水都是倍加小心。僅以踩泥一項為例,半干的泥糊在檢查無砂粒之后需搬入制作池中,以牛蹄反復踏成泥筋(俗稱“千斤泥”),以備制坯。明清磚瓦作書籍中多次提到的“停泥磚”做法,就是其中的典型。這種對青磚的執(zhí)著追求是江南磚雕藝術得以久盛不衰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
南北朝時期磚雕藝術的典型代表是建筑,以磚造密檐式佛塔為佳。
今存河南開封崇明寺塔除塔剎部分為石制之外,全由磚砌筑而成,塔上的門、佛龕、角拉和垂蓮柱頭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北魏石窟造像的風格,是我國早期磚仿石構建筑的實例。同時,南方磚石墓出現大面積模壓、預制拼裝的磚雕藝術,如南京西善橋大墓的立面磚飾,磚飾工藝出現規(guī)?;l(fā)展趨勢。
門樓上的磚雕主要集中裝飾在斗拱、通景、方框、掛落、垂花柱等建筑構件上。在磚雕建筑的門樓上,都裝飾了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斗拱本是承重部件,處于柱頂、額枋、屋頂之間,是立柱與梁架的結合點,但磚雕斗拱的承重功能已在其次,其裝飾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的實用功能,并且此處構件常雕刻有、鳳首等形象,使門樓更顯華麗、壯觀,富有氣勢。
磚雕,是我國一門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tǒng)技藝。在古建筑、仿古建筑上鑲嵌精美的磚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藝術品位,凸顯主人的地位、身份和審美,所以歷來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和歡迎。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各類仿古建筑的興起,對各類磚雕作品的需求量也不斷加大,但是,真正精于此道的磚雕藝人卻是鳳毛麟角。因為磚雕分為硬雕和軟雕兩種,從選土、配料、釀泥、捏制到雕刻、建窯、燒制各道工序都不簡單。沒有相當的技藝,就難以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