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黃精采收回來后,一般主要有兩種加工方式:一種是直接進行干燥處理,然后切片,作為中藥材使用;另一種則是今天我們主講的九蒸九曬,作為食用。黃精性味甘甜,食用爽口。其肉質根狀莖肥厚,含有大量淀粉、糖分、脂肪、蛋白質、胡蘿卜素、維生素和多種其他營養(yǎng)成分,生食、燉服既能充饑,又有健身之用。此外,黃精果實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1,可用來加工制成干果,釀造果酒或加工成不同風味的罐頭和飲料,如“黃精蜜餞”、“黃精飲料”、“黃精保健酒”等。黃精根狀莖還可以加工成粉末狀調料,供燒菜時使用。
黃精的九蒸九曬制法比較簡單,但工序較為繁瑣,一般制法為:
1.拌黃酒:要求與適量(約10%用量)黃酒與凈黃拌勻,并悶潤至酒吸盡。
2.次蒸制、曬干:要求次“蒸至黃精中央發(fā)虛為度”(蒸制過程注意收集黃精汁),取出“曬至外皮微干”,然后將黃精拌入黃精汁和適量黃酒,并“悶潤至輔料吸盡”。
3.反復蒸制、曬干:按次蒸制、曬干方法。再蒸,再曬至外皮微干,再拌入黃精汁,適量黃精,如此反復,蒸制曬八次。第二次至第八次蒸制需要使用黃酒的70%用量。
4.第九次蒸制、曬干:后將剩余(20%用量)黃酒及黃精汁一起拌入,“蒸至外表棕黑色,有光澤,中心深褐色,質柔軟,味甜為度。”
5.將蒸制合格的制黃精,曬至八成干,然后轉后切制工序。加工完成的成品如下圖,顏色棕黑色,具光澤。
金銀花屬于大宗傳統中藥材之一,具有多種經濟用途,由于用量逐年增加,許多地區(qū)都開展了大面積種植,栽培技術不斷提高,綜合開發(fā)利用逐步深入,初步形成了金銀花產業(yè),在調整農村產業(yè)結構、發(fā)展當地經濟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缺乏規(guī)劃,尚未形成完整、系統的產業(yè)鏈,具有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不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金銀花生產的發(fā)展。分析金銀花產業(yè)現狀,找出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其產業(yè)化水平,對于促進整個中藥產業(yè)的發(fā)展意義重大。
種植金銀花賺錢嗎?金銀花近幾年又慢慢的開始了市場價格的恢復之旅,自動當初央視新聞指出不法商販利用硫磺熏制金銀花,以次充好,全然不管消費者的安全的新聞后,金銀花的市場就暴跌,嚴重的受到了打擊。現在隨著時間的推移,及金銀花本身的效果,它再次被人們廣泛的關注。今年金銀花的價格節(jié)節(jié)上升,目前一些差一點的次品價格都控制在100元/斤以上的價格,的高達200-300元/斤的價格。如果收成好的話,一年十幾萬算是比較輕松的。
種植茯苓市場前景如何?茯苓為藥食兩用品種,具備補虛、利濕健脾之效,對于當前亞健康人群需求非常吻合。在藥用保健領域,隨著近幾年消費者保健意識的增強,六味地黃丸、正氣系列等產品的銷售量出現逐年上升的苗頭。在食用領域,茯苓的需求增長更為明顯。如在北方市場的茯苓粉、茯苓餅;在南方的龜苓膏。根據有關數據總結,2014年茯苓的需求量達到1.9萬-2.05萬噸左右;2015年茯苓的年需求量應該在2.2萬-2.4萬噸之間;2016年茯苓需求量在2.3萬-2.6萬噸左右,所以2019年還是有前景的。
茯苓的藥用價值是很高的,同時它的功效與作用也比較的廣泛,對人體有眾多的好處。若是大家想知道哪里產的茯苓比較的話,那么我們可以先了解它的具體產地。茯苓分布在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山西等地。茯苓產地眾多,今天主要介紹一下代表性的兩個產地,就是”靖州茯苓“和”大別山茯苓“。
大別山茯苓,中國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交界處。大別山茯苓,顧名思義,就是產自大別山地區(qū)的茯苓,包括不限于岳西茯苓、金寨茯苓、九資河茯苓、麻城茯苓、商茯苓等,并以安徽省岳西縣為集散中心,進而銷往國內外市場。大別山區(qū)英山縣草盤地鎮(zhèn)五桂墩村為享譽國內外的的原生態(tài)茯苓之鄉(xiāng)。大別山主峰南麓的湖北省羅田縣九資河是盛產茯苓的主產區(qū)。這里的茯苓質量居全國,產量頗大,被人們譽為“茯苓之鄉(xiāng)”。安徽岳西茯苓,潔白如玉,鮮茯苓經過藥工切片加工曬干后,其薄如紙,日照透明,紋絡層層,猶如隱隱約約的云彩。經過加工曬干后的岳西茯苓片,不僅外形美觀,而且散發(fā)出幽幽清香,此為岳西茯苓獨有的特點,非岳西山區(qū)所產,則無此清香。岳西茯苓片在水中浸泡數月,仍不變形,更不會散碎,在水中煎出汁后,仍然相當結實,韌度很大。
安徽省岳西縣,與湖南靖州一起,被稱為國內茯苓兩大集散中心。其中湖南靖州是的茯苓貨源購銷集散地,并擁有的茯苓加工貿易市場,加工量占全國總量的65%左右;同時,靖州還是的茯苓育種基地,形成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yè)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