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板式換熱器
占地面積小。
板式換熱器結構緊湊,單位體積內的換熱面積為管殼式的2~5倍,也不像管殼式那樣要預留抽出管束的檢修場所,因此實現(xiàn)同樣的換熱量,板式換熱器占地面積約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5~1/8。
d.容易改變換熱面積或流程組合;
只要增加或減少幾張板,即可達到增加或減少換熱面積的目的;改變板片排列或更換幾張板片,即可達到所要求的流程組合,適應新的換熱工況,而管殼式換熱器的傳熱面積幾乎不可能增加。
e.重量輕;
板式換熱器的板片厚度僅為0.4~0.8mm,而管殼式換熱器的換熱管的厚度為2.0~2.5mm,管殼式的殼體比板式換熱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換熱器一般只有管殼式重量的1/5左右。 [4]
價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換熱面積下,板式換熱器價格比管殼式約低40%~60%。
制作方便;
板式換熱器的傳熱板是采用沖壓加工,標準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產,管殼式換熱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換熱器只要松動壓緊螺栓,即可松開板束,卸下板片進行機械清洗,這對需要經常清洗設備的換熱過程十分方便。
熱損失??;
板式換熱器只有傳熱板的外殼板暴露在大氣中,因此散熱損失可以忽略不計,也不需要保溫措施。而管殼式換熱器熱損失大,需要隔熱層。
容量較?。?
約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0%~20%。
單位長度的壓力損失大;
由于傳熱面之間的間隙較小,傳熱面上有凹凸,因此比傳統(tǒng)的光滑管的壓力損失大。
是一種結構緊湊、的換熱設備,它具有換熱(其傳熱系數比管式換熱器高3~5倍)、占地面積小(為管式換熱器的1/3)、使用壽命長、投資小、易于除垢、可靠耐用等特點。
近年來被廣泛應用于冶金、石油、制藥、船舶、紡織、化工、、食品等行業(yè),是實現(xiàn)加熱、冷卻、熱回收、快速滅菌等用途的優(yōu)良設備。
但是,由于板式換熱器一般換熱溫度較高(特別是汽水交換),且其換熱,所以極易結垢。
同時板式換熱器內部流通孔徑小,結垢后使內部通道截面變小甚至堵塞,造成板式換熱器換熱效率降低,從而影響生產的正常進行和設備的安全。
因此,板式換熱器應定期進行化學清洗,除掉污垢,以保證板式換熱器的換熱和生產的正常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