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兒童觸覺感統(tǒng)失調的矯正方法
觸覺感統(tǒng)訓練——橡皮泥
目的:適用于害怕與人接觸、膽小、愛哭黏人的孩子,訓練觸覺接收力和探索能力。
方法:買一些顏色不同的橡皮泥,讓孩子用手揉成各種形狀,可以捏成兒童喜歡的卡通人物、小動物圖案,家長在一旁指導技巧,增加成功的概率,帶動孩子的積極性;也可以嘗試用橡皮泥在孩子身上比較敏感的部位來回滾動,或者按壓,增加觸覺刺激,是很常見的家庭感統(tǒng)訓練方法。
觸覺感統(tǒng)訓練——腳底an摩
目的:適用于有輕微自閉傾向、觸覺防御過強或遲鈍的孩子,訓練觸覺辨識度。
方法:準備一些不同材質的物品鋪在地上,例如羽毛、樹葉、鵝卵石、沙子、指壓板等,讓孩子光著腳從上面走過,切記不要勉強孩子,家長可以陪同走過;大自然的草地、沙灘、溪水等也是很好的訓練場地。
1-2歲小孩在家里也可以做的訓練方法,范例:
1-2歲小孩在家里也可以做的訓練方法,范例:
會走上、下傾斜約 15 度的小斜坡
訓練目的:重xin、平衡、膝蓋及小腿肌肉的控制能力。
訓練要求及幫助給予:上斜坡:開始時家長先站在斜坡上孩子跟前,拉著孩子的雙手協(xié)助;孩子的技巧純熟后可站在其身后,只在他有需要的時候推或扶持孩子前進。下斜坡:開始時家長站在孩子身后,雙手從孩子雙肩上往下放在孩子胸前,鼓勵他扶著你的手下斜坡;孩子的技巧純熟后嘗試在他雙手放置兩件小玩具,讓他在不用攙扶的情況下下斜坡。
難度設置:A 走上斜坡;B 雙手拿物走上斜坡;C 攙扶下下斜坡;D 獨自下斜坡。
小孩子節(jié)奏感差怎么辦?幾個感統(tǒng)訓練方法簡單又實用
用搖頭來感知
每個孩子都有關于音樂本能,孩子會用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去感知節(jié)奏,這是他們的學習方式,其實大人在感知節(jié)奏時,也會時不時的用搖頭,擺頭的方式來感知節(jié)奏,這是zui初的感知節(jié)奏的方式,是大人和孩子生命體驗中都需要的。所以父母盡量不要加以制止,給他們感知的空間。
用身體扭動來感知
有些孩子聽到音樂時,就會扭來扭去,整個身體都在感知著節(jié)奏,這就是一種本能的繆斯,或許您會覺得孩子并沒有和節(jié)奏合拍,沒有關系,音樂zui大的價值在于情感的調動,而不是技巧問題。如果這個時候媽媽和孩子一起扭動起來,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的陪伴,媽媽的愛,就自然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