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冷鮮肉的護色
澤是給消費者的印象,保護好冷卻肉的色澤對肉的銷售非常重要。鮮肉肌肉組織的色澤取決于肌肉的色素和肌紅蛋白的氧化狀態(tài)。肌紅蛋白的功能是向肌肉組織輸送氧。肌紅蛋白本身是紫紅色,與氧結合可生成氧合肌紅蛋白,為鮮紅色,是新鮮肉的象征;肌紅蛋白和氧合肌紅蛋白均可以被氧化生成高鐵肌紅蛋白,呈褐色,使肉變暗;有硫化物存在時肌紅蛋白還可被氧化成肌紅蛋白,呈綠色,是一種異色。顏色灰白的,注水肉的可能性大,拿起豬肉看放肉的案板上是否有水漬就可判斷。
氧合肌紅蛋白和高鐵肌紅蛋白的形成和轉化對肉的色澤為重要。因為前者為鮮紅色,代表著肉新鮮,為消費者所鐘愛,而后者為褐色,是肉放置時間長久的象征。在專家眼中上等的冷鮮肉雖然在各方面都比熱鮮肉好,但是熱鮮肉得到更多人的信賴。當高鐵肌紅蛋白≤20%時肉色仍然呈鮮紅色,達30%時肉顯示出稍暗的顏色,在50%時肉呈紅褐色,達到70%時肉就變成褐色,所以防止和減少高鐵肌紅蛋白的形成是保持肉色的關鍵。
豬肉的部位及肥瘦程度不同,營養(yǎng)成分及含量有很大差別。其中瘦肉每100克含水分52.6克,蛋白質16.7克,脂肪28.8克,碳水化合物1克,灰分0.9克,鈣11毫克,磷177毫克,鐵2.4毫克,還含有維生素252B10.53毫克,維生素B20.12毫克,煙酸4.2毫克。選擇大品牌標準化肉類供貨商一般要選擇有品牌、有規(guī)模、嚴格執(zhí)行標準的正規(guī)廠商,其肉類質量、運送效率和貨源都要有保障,所以牛、羊肉的冷凍原料應選擇規(guī)模較大的供應商。豬排骨肉所含的營養(yǎng)成分與瘦豬肉相近:每100克含蛋白質23.6克,脂肪10.5克,碳水化合物1克,灰分7.7克,鈣78毫克,磷9毫克,鐵1.4毫克。
豬肉的肉質細嫩,可任意烹飪,或燒或炒,或蒸或煮,均有鮮美的口感,是我國人民常吃的一種肉食。豬肉以瘦肉質優(yōu),以含脂肪和維生素B1見長。去肌膜后腿肉、里脊肉由于肌肉外層無肌膜保護層,所以較帶肌膜的預冷肉更易出水。當一個人由于多種原因缺乏營養(yǎng),出現(xiàn)身體虛弱,面如菜色,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適當吃些豬肉,則可以補充多種營養(yǎng)素,達到增強體質、抗病的目的。
倘若本身已經(jīng)是大腹便便,面泛油光,則應該控制肉類飲食,否則適得其反。
冷鮮肉是將屠宰后的牲畜迅速冷卻,讓肉一直處于低溫(0~4攝氏度)的狀態(tài)。
迅速冷卻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得冷鮮肉比鮮肉、冷凍肉都衛(wèi)生、保鮮。這是因為:
1. 在自然條件下,剛殺好的豬在1小時內(nèi)微生物即可翻倍繁殖。迅速冷卻,可盡可能地減少微生物滋生。微生物少了,對人體的威脅也就小些。
2. 迅速冷凍,使得冷鮮肉在常溫條件下暴露的時間短,所以更保鮮,尤其是在高溫天。
其實,從宰殺到上市,冷鮮肉一般已經(jīng)儲存了13個小時左右,肉本身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由軟變硬再變軟的過程,肉色呈嫣紅色,顏色澤紅潤,手感比鮮肉略硬,表面看著發(fā)干,沒有過多的水分。
從肉質上看,新鮮肉酸味重、雜汁多;而冷鮮肉進行了排酸處理,肉體內(nèi)的水分和污血基本上都被清除了,因此肉味會鮮美些。
總的來說,比起鮮肉和冷凍肉,冷鮮肉既衛(wèi)生、新鮮,口感又好,價格自然比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