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新世紀初,隨著對高速線切割技術研發(fā)投入的增加,一種加工質量明顯高于其他高速走絲電火花線切割機,并逼近一般的低速走絲線切割機,在保留快速走絲線切割機床結構簡單、造價低、工藝效果好、使用過程消耗少等特點的基礎上,引用國際上精密模具加工設備的先進理念及慢走絲多次切割技術,引起了眾多線切割制造商和用戶的關注,并逐漸被用戶稱之為中走絲線切割。此后,在國內(nèi)高速走絲切割機床發(fā)展,“中走絲”這個新生的名詞逐漸走進廣大廠商的視線,并迅速成為切割機床市場新的寵兒。另一個原因就是線切割機床精度標準中明確規(guī)定:在達到本標準之前首先要達到,而一些不具能力的生產(chǎn)廠鉆標準的空子,他們無視標準,在生產(chǎn)過程中降低加工精度選用劣質材料,于是就出現(xiàn)了如前所述的1—2年以后精度完全喪失。
饋電塊一般是固定的或不可調的。實踐中,對饋電塊進行了改進。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變固定的饋電塊成活動的饋電塊:適當減小硬質合金的公差尺寸,使導電塊與硬質合金的雙邊間隙為0.10~0.20mm(間隙配合),將硬質合金塊置于銅套里面,按要求的配合尺寸不需焊接,變固定的饋電塊成活動的饋電塊,持續(xù)切割50~70h,將硬質合金旋轉一個方向后繼續(xù)使用;鉬絲與工件的被加工表面之間必須保持一定間隙,間隙的寬度由工作電壓、加工量等加工條件而定。②適當增加硬質合金的厚度:硬質合金¢15mm的大小是不變的(成形),但可將厚度增加0.2mm。既可使電極絲與饋電塊接觸良好,又不會使饋電塊失去彈性,還可減少饋電塊上下的跳動距離,使饋電塊的磨損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