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異形截面小型精密零件加工車削:
異型截面零件的車削加工方法主要有:①機械運動合成法,即通過機構的多方向運動合成產生異型截面的車削運動軌跡;光學零件加工指的是一種將一些光學零件例如反射鏡、透鏡還有棱鏡進行加工變化的方式。②靠模仿形加工法,即利用靠模來控制車刀與工件的相對運動軌跡,形成所需工件形狀;③數控車削法,即在數控車床上利用程序指令對機床進行控制,使機床自動完成規(guī)定的加工過程。其中,數控車削法生產效率和加工精度高,質量穩(wěn)定,加工范圍廣,可用于各種異型截面零件的自動車削。當加工對象變化時,僅需調整數控程序,即可完成加工作業(yè),適合多品種的自動化小批量生產。
超精密零件加工方法的特點:對外表層物質去除或添加的量能夠作極細微的控制。但是要獲得超精密零件加工精度,仍有賴于精密的加工設備和準確的克制系統(tǒng),并采用超精密掩膜作中介物。例如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的制版即使采用電子束對掩膜上的光致抗蝕劑(見光刻)舉行曝射,使光致抗蝕劑的原子在電子撞擊下直接聚合(或分解),再用顯影劑把聚合過的或未聚合過的部分溶解掉,制成掩膜。精密機械零件加工廠開拓視野一、機械零件加工廠——機械零件的失效原因:失效原因有多種,在實際生產中,零件失效很少是由于單一因素引起的,往往是幾個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電子束曝射制版必要采用工作臺定位精度高達±0.01微米的超精密加工設備。
制定零件加工工藝的主要內容與步驟
(1)確定毛坯的種類。毛坯種類應根據零件的材料、形狀、尺寸放工件數量來確定。
(2)確定零件的加工順序。零件加工順序應根據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熱處理等全部技術要求以及毛坯的種類和結構、尺寸來確定。
(3)確定工藝方法及加工余量。即確定每一工序所用的機床、工件裝夾方法、加工方法、測量方法及加工尺寸(包括為下道工序所留的加工余量)。
單件小批量生產中、小型零件的加工余量,可按下列數值選用(對內外柱面及平面均指單邊余量)。毛坯尺寸大的,取大值;反之,取小值。
總余量:手工造型鑄件約3—6 mm;自由鍛件約3.5~7 mm;圓鋼料約1.5-2.5 mm。
工序余量:半精車約0.8~1.5 mm;高速精車約0.4~0.5 mm;低速精車約0.1—0.3 mm;磨削約0.15-0.25 mm。
1.工序
工序是指一個或一組工人,在一個工作地對同一個或同時對幾個工件所連續(xù)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藝過程。維系一個工序的四個要素是工作地、工人、工件和連續(xù)作業(yè),其中任一個要素的變化即構成新的工序。
2.安裝
完成一個工序的工序內容,有時需要多次裝夾工件,工件(或裝配單元)經一次裝夾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內容稱為安裝。
3.工位
在帶有轉位(或移位)夾具(或工作臺)的機床上進行加工時,在一次裝夾中,工件(或刀具)相對機床要經過幾個位置依次進行加工,此時,為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裝夾工件后,工件(或裝配單元)與夾具或設備的可動部分一起相對刀具或設備的固定部分所占據的每一個位置,稱為工位。從經濟效益,零件精度來講,第四種方案是其中最li想的一種加工方法。
4.工步
工步是劃分工序的單元,在一個工序中,工步是在加工表面(或裝配時的連接表面)和加工(或裝配)工具不變的情況下,所連續(xù)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兩個要素中有一個發(fā)生變化就是另一個工步。對于在一次安裝中連續(xù)加工的若干相同工步,可寫成一個工步。零件在裝配前必須清理和清洗干凈,不得有毛刺、飛邊、氧化皮、銹蝕、切屑、油污、著色劑和灰塵等。
5.走刀
在一個工步內,如果要切除的金屬層很厚,需要對同一表面進行幾次切削,這時刀具以加工時的進給速度相對工件所完成的一次進給運動的工步部分,稱作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