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制度規(guī)范內(nèi)容檢查內(nèi)容1、 滅火器在運輸和存放中,應避免倒放、雨淋、曝曬、強輻射和接觸腐蝕性物質(zhì)。2、 滅火器的存放環(huán)境溫度應在-10-45℃范圍內(nèi)。3、 滅火器放置處,應保持干燥通風,防止筒體受潮腐蝕。應避免日光曝曬和強輻射熱,以免影響滅火器正常使用。4、 滅火器應按制造廠規(guī)定的要求和檢查周期,進行定期檢查。如在容器內(nèi)燃燒,應將泡沫射向容器的內(nèi)壁,使泡沫沿著內(nèi)壁流淌,逐步覆蓋著火液面。
報廢標志應報廢的滅火器或貯氣瓶,必須在筒身或瓶體上打孔,并且用不干膠貼上“報廢”的明顯標志,內(nèi)容如下:“報廢”兩字,字體為 25mm×25mm;報廢年、月;維修單位名稱;檢驗員簽章。注意事項1、對保護物品的污損程度;2、設置點的環(huán)境溫度;3、使用滅火器人的素質(zhì)。在選擇滅火器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撲救A類火災應選用水型、泡沫、干粉、鹵代烷等滅火器;2、撲救B類火災應選用干粉、泡沫、鹵代烷、二氧化碳等,撲救水溶性B類火災不得選用化學泡沫滅火器;3、撲救C類火災應選用干粉、鹵代烷、二氧化碳型滅火器;4、撲救帶電設備火災應選用鹵代烷、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5、撲救A、B、C、類和帶電設備火災應選用干粉、鹵代烷滅火器;滅火器的壓把、閥體等金屬件不得有嚴重損傷、變形、銹蝕等影響使用的缺陷,否則必須更換。6、撲救D類火災應選用專用干粉滅火器。

燃燒特性:燃燒是一類有氧化劑參與的劇烈氧化反應,燃燒過程是鏈式反應。在高溫、氧氣參與下可燃物分子被,產(chǎn)生自由基,自由基能量很高,其活潑,一旦生成立刻引發(fā)下一步反應,生成更多的自由基,這些具有很高能量的眾多自由基再次引發(fā)更多數(shù)目自由基。這樣,依靠自由基不斷傳遞鏈反應,可燃物質(zhì)分子被逐步裂解,維持燃燒不斷進行。干粉是一種干燥的、易于流動的微細固體粉末,由能滅火的基料和防潮劑、流動促進劑、結(jié)塊防止劑等添加劑組成。
滅火特性:窒息、冷卻及對有焰燃燒的化學抑制作用是干粉滅火效能的集中體現(xiàn),其中化學抑制作用是滅火的基本原理,起主要滅火作用。干粉滅火劑中滅火組分是燃燒反應的非活性物質(zhì),當其進入燃燒區(qū)域火焰中時,分解所產(chǎn)生的自由基與火焰燃燒反應中產(chǎn)生的H 和OH 等自由基相互反應,并終止燃燒反應產(chǎn)生的自由基,降低了燃燒反應的速率。當火焰中干粉濃度足夠高,與火焰接觸面積足夠大,自由基中止速率大于燃燒反應生成的速率時,鏈式燃燒反應被終止,從而火焰熄滅。干粉滅火劑在燃燒火焰中吸熱分解,因每一步分解反應均為吸熱反應,故有較好的冷卻作用。此外,高溫下磷酸二氫銨分解,在固體物質(zhì)表面生成一層玻璃狀薄膜殘留覆蓋物覆蓋于表面,阻止燃燒進行,并能防止復燃。主要用于撲救石油、有機溶1劑等易1燃液體、可燃氣體和電氣設備的初期火災。
有噴射軟管的滅火器或儲壓式滅火器在使用時,一手應始終壓下壓把,不能放開,否則會中斷噴。干粉滅火器撲救可燃、液體火災時,應對準火焰根部掃射,如果被撲救的液體火災呈流淌燃燒時,應對準火焰根部由近而遠,并左右掃射,直至把火焰全部撲滅。如果可燃液體在容器內(nèi)燃燒,使用者應對準火焰根部左右晃動掃射,使噴射出的干粉流覆蓋整個容器開口表面;使用推車式滅火器時,將其后部向著火源(在室外應置于上風方向),先取下噴槍,展開出粉管(切記不可有擰折現(xiàn)象),再提起進氣壓桿,使二氧化碳進入貯罐,當表壓升至0.7兆帕~1兆帕時,放下進氣壓桿停止進氣。當火焰被趕出容器時,使用者仍應繼續(xù)噴射,直至將火焰全部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