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審計的性,是保證有效行使審計權的必要條件。審計的性總是與獨立性相關,它離不開審計組織的獨立地位與審計人員的獨立執(zhí)業(yè)。各國國家法律對實行審計制度、建立審計機關以及審計機構的地位和都做了明確規(guī)定,這樣使審計組織具有法律的性。我國實行審計監(jiān)督制度在中做了明文規(guī)定,審計法中又進一步規(guī)定:國家實行審計監(jiān)督制度。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設立審計機關。審計機關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職權和程序,進行審計監(jiān)督。
就地審計就地審計又稱現場審計,是審計機構派出審計小組和專職人員到被審計單位現場進行的審計。它是國家審計機關、民間審計組織和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審計的主要類型。審計對企業(yè)來說,產品生產成本的核算是確定企業(yè)應納稅所得額的關鍵。由于企業(yè)的生產過程涉及大量的對內、對外業(yè)務,并且有一定的技術包含其中,因此往往成為企業(yè)所得稅審計的難點,也是審計人員感之處。所以,我們在審計過程中,首先應該了解企業(yè)有關生產成本控制的內部管理體系是否合理。包括了解企業(yè)是否有專職會計進行成本核算;內部憑證制度是否健全,憑證的種類、內容、編號是否符合會計處理要求;簿記和報表的記錄和制定是否及時完整;憑證、賬冊、報表三者之間有無嚴格的核對制度;資產盤點制度是否按期完成;另外還應了解企業(yè)成本核算的流程。通過上述一系列的調查摸底,確定企業(yè)成本核算的可信賴度,然后根據可信賴度的不同,搭配審計人員,組成不同的審計小組進行審查。
合并報表審計
(1)檢查合并報表編制的基礎。即審核:合并報表內容的、完整性;子公司提供資料的完整性(包括子公司會計政策差異、公司往來業(yè)務、債權債務、投資資料,子公司利潤分配、股權變動資料);公司決算日和會計期間的一致性;公司之間會計政策的一致性;母公司對子公司投資的會計核算處理的正確性。
(2)檢查確認合并報表范圍。根據母公司的長期投資賬和表明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投資與被投資關系的批準文件,確實屬于合并范圍的企業(yè)。對于應合并而未合并的子公司,要查明因何種原因未將其納入合并范圍;對于不應合并而進行了合并的企業(yè),要查明母公司是否存在未經批準而收購(轉讓)股份等情況。
(3)檢查企業(yè)集團內部經濟往來情況。即檢查母公司提供的有關經濟往來的資料是否完整,并通過核對合并報表的抵銷關系,驗證合并報表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