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催化脫水論認為阻嫩劑能改變纖維的熱裂解過程
燃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熱論認為阻燃劑在高溫下能發(fā)生熔融、氣化等吸熱作用,減少熱量的生成,阻止燃燒的蔓延,或者是使熱量迅速擴散,使織物達不到燃燒溫度。催化脫水論認為阻嫩劑能改變纖維的熱裂解過程,減少可嫩性氣體和揮發(fā)性液體的生成量,從而抑制燃燒的進行。在實際的阻燃整理中,可能同時有幾種作用,但以某一種作用為主。
尼龍是一種工程塑料,它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器、設備、通訊等領
尼龍是一種工程塑料,它被廣泛應用于汽車、電器、電子、設備、機械和通訊等領域。阻燃劑是一種改善燃燒性能的化工助劑,它被廣泛用于各類材料,經過阻燃劑加工后的材料,能很好地阻止甚至終止火焰的傳播。那么,當這兩種物質相遇會發(fā)生什么事呢?加入阻燃劑之前,尼龍的阻燃性能不好,容易導致火災的發(fā)生。為了減低這類事情發(fā)生的頻率,也為了我們的安全健康,我們應該對尼龍進行再次的改性。
阻燃劑經歷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階段
早在19世紀初,人們已研制出了多種阻燃劑。隨著合成工業(yè)領域的不斷拓寬及阻燃法規(guī)的不斷完善,從六十年始,阻燃劑經歷了一個蓬勃發(fā)展的階段。以美國為例,六十年代至今,其阻燃劑消耗量增加了三十倍左右。日本的阻燃劑工業(yè)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較快,1980年和1982年阻燃劑消費量為6萬噸和7.3萬噸,到1996年達15.4萬噸,15年間增長了兩倍多。西歐由于缺乏立法,限制了阻燃技術的發(fā)展,1988年以前的阻燃劑市場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目前英、德等國已立法,西歐各國阻燃劑消費量迅速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