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小葉女貞是落葉灌木,高1-3米。小枝淡棕色,圓柱形,密被微柔毛,后脫落。當小葉女貞完全生根且有50%開始萌葉時需進行煉苗:先揭開小拱棚一頭,3~5天后再揭另一頭。葉片薄革質(zhì),形狀和大小變異較大,披針形、長圓狀橢圓形、橢圓形、倒卵狀長圓形至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1-4(-5.5)厘米,寬0.5-2(-3)厘米,先端銳尖、鈍或微凹,基部狹楔形至楔形,葉緣反卷,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常具腺點,兩面,稀沿中脈被微柔毛,中脈在上面凹入,下面凸起,側(cè)脈2-6對,不明顯,在上面微凹入,下面略凸起,近葉緣處網(wǎng)結(jié)不明顯;葉柄長0-5毫米,或被微柔毛。
圓錐花序頂生,近圓柱形,長4-15(-22)厘米,寬2-4厘米,分枝處常有1對葉狀苞片;對扦插苗田雜草則采用小尖鏟一點點剔出,并對松動的苗木澆水踏實。小苞片卵形,具睫毛;花萼,長1.5-2毫米,萼齒寬卵形或鈍三角形;花冠長4-5毫米,花冠管長2.5-3毫米,裂片卵形或橢圓形,長1.5-3毫米,先端鈍;雄蕊伸出裂片外,花絲與花冠裂片近等長或稍長。
果倒卵形、寬橢圓形或近球形,長5-9毫米,徑4-7毫米,呈紫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小葉女貞常用的繁殖方法為播種和扦插。
養(yǎng)護管理:
(1)養(yǎng)護場地:小葉女貞喜陽光充足、空氣流通的場所,在炎熱的夏季要適當蔭蔽,或放置半陰半陽處。小葉女貞雖有一定的耐寒性,但北京地區(qū)冬季仍要移入低溫室內(nèi)越冬。
(2)澆水:平日保持盆土濕潤即可,在炎熱的夏季,除向盆內(nèi)澆水外,還要向葉面和場地上噴水,保持局部小氣候有一定的濕度,才有利植株的生長以及葉片鮮綠美觀。
(3)施肥:養(yǎng)小葉女貞,無須多施肥,春、夏、秋三季各施一次稀薄的有機液肥即可。
(4):小葉女貞萌發(fā)力強,生長季節(jié)常在枝干上萌發(fā)新芽。凡造型不需要的新芽應(yīng)及時去除,以免消耗養(yǎng)分。為了保持已造型好的樹形,在生長季節(jié)要經(jīng)常修剪才行。較大的修剪宜在翻盆時進行。、
(5)病蟲害防治:小葉女貞病害少,常見蟲害有天牛、介殼蟲和蚜蟲,可噴施40%三氯殺螨醇800~1000倍液,或5%尼索朗2000倍液。
小葉女貞造型播種
3 月初,將干藏的種子取出,低溫層積催芽的種子用篩子篩出,兩者均需進行精選,以去除霉種,得到凈種。(2)山野采掘的小葉女貞,經(jīng)多年砍伐萌生的老樁,掘回后,露地培養(yǎng)一二年,修剪,然后再上盆加工造型。干藏的種子:先用溫水浸泡24 小時,每12 小時換清水1 次,后用0.1%高溶液浸種殺菌30 分鐘,清洗、瀝干后即可播種。低溫層積催芽的種子:清洗瀝干后直播。
先開條播溝,其中溝距30 厘米,溝深2厘米,干藏和低溫層積催芽的種子需分開進行條播。再過3~5天去除薄膜和小拱棚上的50%遮陽網(wǎng),兩個星期后可去除遮陰棚上的90%遮陽網(wǎng)。播種時,將種子按0.5 厘米間距均勻播于溝內(nèi),播后覆細土2 厘米厚,用噴壺澆透水,再覆蓋松針、秸稈、鋸末等,以保墑透氣。待小葉女貞幼苗出土后,分批揭去松針、秸稈等覆蓋物,并用50% 多菌靈可濕性1000 倍液噴霧殺菌、用2.5% 乳油2500 倍液噴霧殺蟲,以起到防治作用。
通過試驗,進行低溫層積催芽的小葉女貞種子出苗早且整齊,優(yōu)于干藏的種子。
小葉女貞病蟲害防治
小葉女貞主要病害有病、葉斑病、病等,可用65% 代森鋅可濕性800 倍液噴灑。蟲害有蚜蟲、地老虎等,可用90%晶體1000 倍液或用2.5%乳油2500 倍液噴霧殺蟲。
栽培管理
小葉女貞移栽在冬末春初進行,除進行常規(guī)水肥管理、中耕撫育外,主要是根據(jù)不同的栽培目的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如培育綠籬用苗,則按一般粗放管理即可;如以培育球形為主,則育苗后進行移栽,平時注意修剪上部,橫向培育,修剪成豐滿球形;如要培養(yǎng)成波浪形,則應(yīng)根據(jù)高矮位置不同進行修剪,形成波浪形整體。有的人就是自己繁殖苗木,自己培育造型樹,只需要5年的時間就能做出精美的藝術(sh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