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P 全合成發(fā)動機油
SAE 0W40 LD990
API SP
ACEA A3B4-16 u 性能特點:
采用合成潤滑劑作為基礎(chǔ)油,添加多功能復合添加劑,科用先進的抗磨減磨技術(shù)和多元劑共軛增效技術(shù),精心調(diào)制而成。具有以下性能特點:1、較低的硫、磷含量和硫酸鹽灰分;2、優(yōu)異的抑制LSPI(低速早燃)能力和減少正時鏈條磨損現(xiàn)象;3、的安定性和發(fā)動機部件沉積物控制能力;4、燃料油存在工況下杰出的抗磨損能力;5明顯的燃油經(jīng)濟性表現(xiàn)。符合API SP標準,滿足ACEA A3B4-16標準要求。
機油標號該如何判斷W前數(shù)字
機油標號該如何判斷
W前數(shù)字:字母W前數(shù)字,代表了機油在低溫下的流動性,數(shù)字越小、越抗低溫,比如說以0開頭的機油就比5開頭的機油更耐寒,如下圖所示,0W開頭的機油可以在-35度下的低溫時保持流動性,而5W開頭只能承受-30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鄙人的家鄉(xiāng)沈陽、如果冬季使用10開頭的機油,很可能在早上冷啟車輛的時候、根本無法啟動,因為此時的機油流動性太低、黏度太大,所以導致發(fā)動機無法克服掉機油的阻力,而無法啟動,所以W前數(shù)字更多與環(huán)境溫度有關(guān)!
W后數(shù)字:字母W后數(shù)字,代表了機油在高溫下的運動黏度(一百度),數(shù)字越大、一百攝氏度下的黏度就越大,黏度大的好處在于、行程的油膜更厚、提供的保護性更強,但缺點在于太厚的油膜會增加發(fā)動機運行阻力,發(fā)動機運行阻力升高,必然導致油耗上升、動力響應不靈敏;所以現(xiàn)在選擇機油講究合理性,在保證對機器足夠保護性的基礎(chǔ)上,應盡量降低機油的黏度,避免造成燃油浪費!所以日系車雖然都用20黏度,但并非不能用40黏度(斯巴魯?shù)腟TI一般用50黏度,BRZ也可以用40),只不過沒有意義,費油、但并不會導致發(fā)動機的損壞!
汽車發(fā)動機機油的消耗量
汽車發(fā)動機機油的消耗量由于汽車運行工況復雜多變,所以各個汽車制造廠家有不同的計量方法和不同的消耗量標準。
(1)按汽車行駛里程計算機油的消耗量,這是現(xiàn)在使用的較普遍的方法。汽車發(fā)動機機油正常消耗量約在0.3L/1000 km左右,對于具體車型可參考其使用說明書,以說明書為準。
(2)按照消耗的機油與燃油的比例來計量。一般情況下,消耗的機油與燃油的比為0.5%-l%為正常,技術(shù)狀況良好的發(fā)動機機油的消耗可降至0.3%-0.6%。如果機油的消耗大于1%就不正常了。對于具體車型可參考其使用說明書,以說明書為準。
機油的粘度等級
機油的粘度往往隨使用溫度變化, 因此對機油進行粘度等級劃分, 有利于在不同工作溫度下選用合適的機油。我國將機油分為單級油和多級油。單級油是冬(低溫型)、 夏(高溫型)油, 它采用含字母 W(代表冬季)和不含字母兩組粘度系列。低溫型度等級有 0W、 5W、 10W、 15W、 20W、 25W 等 6 個級號, W 前的數(shù)字越小, 其低溫粘度越小, 低溫流動性越好, 適用的氣溫越低, 適用于冬天寒冷地區(qū)。
高溫型粘度等級有 20、 30、 40、 50、 60 5 個級號, 數(shù)字越大, 其粘度越大, 適用的高氣溫越高, 適用于溫度高地區(qū)。
多級油是指能夠同時滿足低溫和高溫正常潤滑要求的、 具有多粘度等級的機油。這類機油低溫粘度小, 而高溫時粘度較高。多級油由低溫粘度級號和高溫粘度級號組合表示, 例如5W-20, 在低溫使用時, 它具有 5W 的粘度級, 在 100℃使用時, 它又具有 20 的粘度級, 多級油可以四季通用。